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科幻灵异>神秘复苏之诡怀表> 第十六章:树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树梢(1 / 2)

在鬼眼看到的景象中。 原本被巨大柳树捆住的一具具尸体,此时居然换了面,脑袋被树枝缠绕住,挂在树梢上。 而鬼眼无法看清的面容,也随着这样的变化,像是被揭开的面纱,渐渐的,露出了年轻的五官。 但是看着这些尸体的脸,林凡却有一种毛骨悚然的熟悉感,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脸,愕然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后背瞬间被冷汗打湿。 “那些尸体……” “跟我长得一模一样!” 惊悚的看着眼前的一幕,林凡好似被点燃的炸药,差一点就要被这股涌入心底的恐惧给淹没。 “冷静,冷静一点!” 他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 自己还在灵异公交车上面,绝对还活着,而那些有着同样相貌的尸体,仔细一看的话,身上穿着各种长衫、麻布衣裤、或者更加珍贵的衣物。 由此可见,那些尸体并不是他,只是在某种未知的条件下,变成了自己的模样,毕竟对于灵异而言,想要改变面目太简单了。 “尸体可以是我的样子,也可以是何莲生的样子,重点是为什么会这样做,有怎样的目的……” 林凡用处理灵异事件时的脑回路,分析眼前的情况,继续看着正在发生的一切。 随着湖水的倒退。 坐落于湖水中间的巨大柳树也显现出全部的面貌。 越往下面,树干越是粗,黑漆漆的数根上泛着一层诡异的血色,四通八达的穿过底部。 而伴随着的数根的出现,原来一片黑的位置,出现了好似玉石般的白骨。 那是一具差不多有数根一半粗细的白骨骷髅,此刻骷髅盘坐在原地,无数的枝条透过骨头之间的缝隙,将它紧紧囚禁在这里。 乍一看。 柳树像是长在了那具白骨上。 “这是……” 当看见白骨骷髅之后,林凡眉心中的鬼眼像是要瞪出来似的,极其震惊。 他鬼使神差的,想到了关押在大昌市法泓寺底下的白骨树,还有自己在刺青馆里,于黑猫身后的那座祠堂里,所看到的巨大骷髅,两者完全一样。 “黑猫来自阴间夹层的深处。” “这里也是阴间夹层。” “莫非我现在是在某个未知的灵异之地?不对劲,灵异公交车再奇异,应该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道理,不可能肆意穿梭阴间夹层的深层与浅层。” 林凡微微喘息着。 身体里,原本在灵异公交车里安静“修养”的鬼种,也在这个时候有了不安的感觉。 “林小哥?林小哥?!” 一直守在林凡身边的何莲生察觉到了情况的不对,试着开口唤醒他。 却不曾想,一颗如同被剥皮般的大脑袋从林凡的身体里钻了出来,顿时被吓了一跳。 然而更让人愕然的是。 那只看起来有些普通的厉鬼,居然散发着极其可怕的灵异气息,比何莲生这一辈子见过最可怕的厉鬼还要恐怖,就像是……完整的厉鬼! “他居然……” “驾驭着一只完整的鬼!” 望着双眼一片血红的鬼种,何莲生只觉得一阵头皮发麻,连动都不敢动。 好在林凡也反应过来,一只手将鬼种重新按了回去,双目仍然紧闭着回答道:“等一下,那颗树有点问题,待会一旦出现无法控制的情况,跟我一起出手。” “我知道了。” 听着他思维清晰的话语,何莲生算是松了口气,不再打扰林凡的注意力,回过头戒备起周围来。 连鬼种都被惊醒了…… 这棵树或许跟五浊佛陀有关。 林凡整理着复杂的情绪,思索起眼前的鬼柳树和一些零碎线索是否有关联。 再次回到鬼眼中的画面。 “啪嗒,啪嗒——” 身着白裙的女人还在艰难前进。 她的双腿不断陷入淤泥里,又拔出来,在差不多前进了一分钟后,终于来到了鬼柳树的面前。 巨大的,犹如一座山的柳树矗立在渺小的身影之前,带着一种难以言明的奇妙感觉,直观的反差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冲刷着目睹者的心灵。 “……” 白水村女人驻足了片刻。 随后继续前进,而到了快要触碰到树根的位置时,一根低垂着的枝条,像是有着意识般伸出细长的“手臂”,缠住白水村女人的脖子,将其吊起。 满是污泥的双脚开始离开地面,渐渐的,被无力拖拽着的脖子连同脑袋,“卡察”一声,拉长成诡异的形状,彻底成为挂在树梢上的一员。 “果然。” “这颗柳树才是那个女人灵异的源头,在源头的召唤之下,她一路乘坐着灵异公交车,从白水村到了这里,这说明,我之前的猜想是对的。” 见到身着白裙的厉鬼跟鬼柳树融为一体,林凡的一些问题也得到了解答。 可是,这又跟灵异公交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在白水村女人下车之后,车门仍然无法关闭上? “从原着里可以知道,这辆公交车的运行规则非常模湖,无论是活人还是厉鬼,只要是在相应的地点,相应的车站等待,就可以上车。” “这样说的话,会不会是公交车感应到还有乘客没有上车,所以才没有关门?可是这样,如果一直堵着车门不上车,岂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让灵异公交车陷入死机?” 林凡脑子里很乱。 灵异之间的对抗规则像是一团凌乱的线,实在很难找到相应的头绪。 他目前知道的是,灵异公交车的呆滞,一定跟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有关。 这恐怕会是自己这一次回到民国时期,第一个即将所面临的生死考验。 将通过鬼眼看到的事情,告诉了何莲生,林凡并没有隐藏声音,让其余的乘客也一起听见。 在这种未知的时刻,大家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能集思广益想出办法,是再好不过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