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李世民要见自己,陈景恪并不奇怪,只是他以为李世民见自己是为了询问李明达的身体情况。 只是到了皇宫才发现并不是。 李世民只是略微询问了一下李明达的情况,就转而问道:“对征讨高句丽你有何看法?” 陈景恪很是惊讶,道:“圣人说笑了,我只是个医师而已,哪懂什么军国大事。” 李世民表情非常严肃,道:“我知道你是个心有沟壑之人,只是洁身自好不愿踏进这个泥潭而已。” “今日也无外人,你就老实告诉我你的真实想法……不论对错皆无关系。” 这……李世民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陈景恪知道自己不说点什么不行了。 斟酌了一番之后,他才说道:“高句丽必须要打。” 李世民道:“哦,说说为何必须要打。” 陈景恪回道:“高句丽国祚悠长,该国之人对国家的认同感非常强……” “和中原王朝征战无数次,虽然几次处在灭国边缘,却都坚持了下来。” “某些时候,他们甚至能在和中原王朝征战时占据一定的上风。” “前汉的辽东四郡,现在几乎都被他们侵占,尤其是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失败,更是给了他们骄傲的资本。” “据我所知,他们把征辽阵亡将士们的尸骨堆砌成京观。从小看着京观长大,他们对中原王朝不可能有敬畏之心。” “荣留王之所以臣服大唐不是他老实,而是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耗尽了他们的元气,使得他们无力外扩。” “经过三四十年的休养生息,他们已经恢复了元气……所以迫不及待的开始了扩张,支持百济攻打新罗就是最好的证明。” “尤其是掌握军政大权的渊盖苏文,更是野心勃勃之辈。如果大唐不能趁他立足未稳打痛他,那么等他完全掌控高句丽,该头疼的就是我们了。” “所以高句丽要打,还必须要尽快动手……渊盖苏文弑君就是最好的理由。” 李世民颇为惊讶,他知道高句丽野心勃勃,却从未如这般从历史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听陈景恪这一分析,倒是让他对高句丽这个国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说的好,只可惜如此简单的道理,朝中却有人看不透。” 陈景恪说道:“他们不是看不透,而是不想冒险。中原王朝数百年都没能灭掉的国家,他们不信圣人就能灭掉。” “更何况还有隋炀帝的前车之鉴,大家就更不想冒险,维持现状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好的事情。” “殊不知,太平不是妥协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李世民忍不住击案赞道:“说得好,太平从来都不是乞求来的,而是靠武力打出来的。” “若无我大唐将士南征北战,平定突厥西域,哪有现在的太平天下。” 陈景恪话锋一转,道:“但群臣的担心也不无道理,高句丽确实是一个很强的国家,想要打败他很难。”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圣人需要想清楚高句丽的优势所在,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目标,方才能发动这一战。” 李世民听出了他的话外音,道:“哦,你认为我此战不能胜?” 陈景恪点点头,又摇摇头道:“此战能胜,以大唐军队的战斗力,又是陛下亲征,大胜可期。” “但想灭其国很难,更大的可能是打下高句丽的几座城池,消耗他们的国力。” 他是根据前世的历史记载来反推的这个结果,到也不全是胡诌。 李世民眉头皱起,很显然这不是他想听到的答案。 陈景恪自然也知道这一点,就说道:“而且我也觉得圣人并未做好完全准备。” 李世民并未生气,而是问道:“你以为我哪里没准备好?” 陈景恪回道:“首先圣人对进攻高句丽的战略计划上不甚清楚,或者说你的计划并不能完全发挥出大唐的实力。” “我斗胆猜测一下你的战略计划,必然是水陆并进,你亲帅大军从陆地发起进攻。” “然后派遣一支水师从海上登陆攻击侧翼,最后两军在某一地点合兵一处,一举灭亡高句丽,可对?” 李世民眼皮子直跳,这确实是他的计划,竟然如此轻易就被陈景恪给猜到了。 别看只是两三句话,没有细节。对于真正的用兵高手,有这几句话就足够了。 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道:“继续说。” 陈景恪仔细回想前世高句丽之战的细节,虽然能想起来的东西不多,但大体还是知道的。 李世民两路发起进攻,结果两路全部受挫。他亲帅的大军被一座城池给拦住,最终导致计划破产,不得不在冬季到来前撤军。 根据后世研究,得出了许多结论,他记得其中两条: 一条是李世民严重低估了高句丽的韧性,对战争的准备不足。 第二条是作为偏师的水路进攻,实际上并未发挥多大的作用。 不是将士们作战不够勇猛,而是大唐之前并不重视水军,甚至可以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水师。 一直等到要征讨高句丽了,才临时打造战船把陆军装到船上,能发挥多少战斗力可想而知。 后来李世民应该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一直在默默的发展水师。十余年后等到李治征高的时候,水师已经成型。 大唐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水陆并进,彻底击垮了高句丽。 “陆军把人招过来,训练几天给一杆枪就可以上战场。水师不同,不是有船有人就能叫水师,需要长期严格训练才能形成战斗力。” “在我看来大唐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水师,所以陛下计划中的水陆并进之策,从一开始就是无法实现的。” “陛下能够仰仗的,就只有亲帅的陆军,而一旦你的进攻受阻,就意味着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