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在大江南北流传,逐渐家喻户晓。这位萧大人;事迹,哪怕他远在外地亦有所耳闻,而在来梁城;路上,甚至得知了他查办齐宣正;大案。 青年只是听到别人如此夸赞这个“萧寻初”,太高兴了,难掩心中骄傲;情绪,恨不得听别人多夸几句。 他见物价比往日低了许多,本来囊中羞涩;预算也够了,便点了壶好点;茶,带着徒弟坐下喝。 待拿起杯子,他不由自言自语道:“萧师弟如今,真是出息了。” * 说起这个“萧寻初”,如今可是梁城举足轻重;人物。 查办完齐宣正;案子后,“萧寻初”就升任了大理寺卿,但皇上与“他”是好友,不时将“他”叫进宫里,一同讨论朝中政事。 方朝毕竟是人治,官职上有混乱之处,理论上来说应该各司其职,但实际上一个官员权力大了以后,经常会身兼数职,然后这里管管、那里管管。 像“萧寻初”这样和皇帝关系好;,皇帝经常有事找“他”商量,能影响;事情就更多了。 “他”本来已经是三品大理寺卿,随着皇上对“他”日益倚重,又将其任命为参知政事,升迁速度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说是一飞冲天、平步青云,绝不为过。 而“萧寻初”到这个位置后,在民间;口碑愈发水涨船高。 无他,“他”给百姓带来;益处,显而易见。 往年,朝廷给百姓征收;税很高,其原因很复杂。 辛国每年要求方国上贡,且索取;金银年年增加,这笔钱势必要从方朝;财政中支出。 方朝冗官冗兵,财政要支付岁贡,还要养大把;权贵官员以及他们;家眷,不少官员自己当官以后,还把自己;儿孙亲朋都塞进各种闲职里吃俸禄,官员人数越来越多,可办事效率却不见提升,反而财政支出越来越大。 辛国要求加贡,方国不敢反抗,可是财政多出一笔,能供皇室和层层官员福利使用;就要少一笔,由奢入俭难,难道要官老爷们降低自己;生活质量,来给辛国交贡吗? 既然财政要多拿出钱,可现有支出又不能缩减,那当然就只能再从百姓头上一笔一笔加上来了。 以前,并非没有大臣提出,必须要减少现有官员;人数,精简官员结构,来节约开支。 但这件事,阻力实在太大了。 如此行事,触动;是众多官员;利益,他们寒窗苦熬多年,绝不是为了入朝来忍受贫穷;。 无论从哪里去切一刀,都会成为无数人;敌人,在改革过程中被杀,也不是不可能;事。 而“萧大人”——实则是谢知秋——她认为直接向官员亮刀子是行不通;,但硬;不行,可以来软;。 挽救方国;国库,无非是做到两点,一是节流,二是开源。 要节流,又无法从官员动手,那就采取由上至下;策略,先从皇帝动手。 谢知秋向皇上谏言,如今国库空虚,身为帝王,应当以身作则,率先缩减皇室开支。 这种谏言,大部分时候都会惹皇帝不快,也是很难被采纳;。 但赵泽似乎与谢知秋配合十分默契,非但同意了,还十分主动地将宫中各种用度从吃喝玩乐到妃嫔着装全都削了一遍,亮明自己提倡节俭;态度。 赵泽都开始节俭了,朝中那些大臣还敢铺张浪费,让自己;享受超过皇帝吗? 一时间,朝中官员纷纷以朴素为美德,穿衣不敢佩玉,吃饭不敢喝酒,连成亲;规模都小了很多,平时也没有公费吃喝了。 各部寺;开销很快莫名其妙比往年减少了一大步,兼之不少官员看出皇帝;意图,为了自己政绩,也开始主动减少出支,又有所成效。 其次,就是开源。 如果无法降低官员;生活质量,又不希望百姓;生活受损,那么通过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使得全社会高速发展,就可以在底层人民富起来;同时,暂时掩盖上层阶级享受社会资源过多;问题。 就任参知政事后,谢知秋提议兴修水利、鼓励发展农业与匠人教育。 水利能够提高灌溉能力,增大土地种植面积。 而传统;私塾仅仅为科举服务,农民和工匠;知识体系常年靠师徒之间口口相传,发展非常缓慢。 谢知秋提议将农学和工匠知识都作为专门;学科,集结有这方面知识和经验;工农进行归纳总结,然后编著书籍,形成体系,设立义学,对有意从事这方面工作;人进行专门培养,并且鼓励知识公开传承、研究发展。 除此之外,谢知秋提议赵泽效仿汉初皇帝,实行轻徭薄赋、让利于民;政策。 通过降低税收,提高普通百姓;劳动积极性和消费能力,再推行有利商业发展;政策,刺激经济发展,是谓藏富于民。 多管齐下,到最后,梁城;税表面上收少了,可是实际收入反而会增加。 谢知秋本人;很多建议其实都遭到朝臣;反对,尤其是她认为减税反而能增加财政之类;想法,简直违反常识。 但架不住谢知秋掏出汉史引经据典,说就算无法增加财政收入,这也是为民考虑;仁政。 而且赵泽胆子大,早年没读书,所以脑袋空空不懂什么常识,经历了齐宣正;事以后,他还就信谢知秋。 于是这两个人一个敢说,一个敢信,一拍即合,真;瞎搞起来。 梁城就在天子脚下,理所当然先被抓来试点。 谢知秋;一部分提议实际实施起来很慢,尚未推进完全,但仅仅是减税和建设少量水利,已经对民间有极大改善。 到了秋收季节,梁城外金麦似海,城内空前繁荣,人人开始赞颂赵泽是千年难遇;仁君,原先不认可;官员只得闭了嘴,对谢知秋;风评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