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了两下,本侯在外面的未央宫总管太监夏荣立刻带着一众宫人将桌上残羹收拾干净,换上新沏的香茗。 茶雾袅袅,仿佛在他们二人之间升起一道细细薄薄的烟幔。萧怀瑾深嗅了口沁雅茶香,咽下被他勾起的烦躁。 “看上去你似乎对朕不满意?”她端起茶浅饮了一点清清口,语气也如茶汤般闲淡,“是何缘故?因为朕是女子?觉得朕无能?亦或者二者兼有?” “陛下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是让人满意的吗?”对于她的挑衅,莫璟之只觉得不屑,即便说起违逆的话也依旧面不改色。 他的说法也无错,至少至今为止,萧怀瑾这个皇帝当的可以说是一无所成,何止是他,瞧不上她的人多了去了,而他背靠莫家,更是是连表面功夫也不愿做罢了。 “你说的不错。” 萧怀瑾并不生气,甚至态度还愈说愈轻快起来:“所以你又当如何?一辈子躲在这未央宫中,带着你对朕高高在上的轻视,当个无所事事的闲人,当个自视甚高的孤家寡人就是你的志向?” 莫璟之一口气被她堵回肚子里。他自进宫以来的状态类乎“避世”,不仅是萧怀瑾,其他人除非必要他也一概不见,但他心中清楚,他不可能躲一辈子,躲起来也没有任何意义。 “臣的志向,从不在这深宫之中。” 他终于与她对视,满眼皆是不甘、厌恨与落寞,如深秋大雨,冰冷滂沱地浇向她。 萧怀瑾迎上他的目光:“把你困在这宫中的是朕吗?你未免也太高看自己了。” 分明就是家族夺权的牺牲品,掰不过家族势力,就把罪怪到她这个同样被操控的皇帝身上来了,真是好一出精神胜利法。 “莫璟之,无力与自己的父亲抗衡,就把气撒到朕头上?无能至此,也有资格瞧不上朕?” 萧怀瑾虽然脸上含笑,话却越说越直白锋利,几乎要把莫璟之的心给戳几个洞出来。 “臣自知是平庸无能之辈,可陛下身为国君,安于淫逸,不思进取,也是事实。陛下为君,我为臣,若君贤明,臣自然敬之,君若不仁,臣谏之何错之有?” 莫璟之这段话说的昂扬顿挫,果真有几分刚正不阿的言臣风采。 萧怀瑾并不否认他的话,微微颔首问道:“那依你之见,朕该如何做,才是正确之举啊?” “陛下身居皇位,身负国运,若无力承担,自该退位让贤。” 许是年轻意气,也或许是知道她不会将他这个莫家子嗣怎么样,他愈说愈肆无忌惮起来。 萧怀瑾还是点头,“好一个退位让贤,那朕问你,何为贤?” “凡忧国忧民、心怀天下者;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者;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者,皆为贤士。” 他如此说着,神情并无多少变化,语气间却融着向往与钦慕。 可萧怀瑾只觉得他这话说着是好听,却一点不现实,空话谁不会说? “你所言,确实是贤能之人,可贤能之人未必有贤名,有贤名者也未必是贤人。即便有人既有贤能,又有贤名,可想要为君,还需要掌握权和钱,兵力及人脉。” 她正色道:“故而朕以为,你方才所言最多只能算是贤臣,贤臣与明君到底是不同的,你开口便是让朕让贤,那你觉得为君者又当如何治国,才可为一代明君?” 莫璟之被她问得怔愣住。说实话,他一直以为萧怀瑾就是个草包,打天下过来的先帝也就罢了,她一个自幼被保护起来的十六岁少女能有什么远见? 但此时此刻,他瞧着神情严肃的萧怀瑾,觉得她周身弥漫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深沉。尤其那双眼,没有一丝少年人的明亮,却如漆黑的夜,又如不见底的深渊,叫他心中微撼。 而她能问出这样的话,就说明她绝不是一个只知游手好闲的废物皇帝。 于是他回答时也不由更加谨慎认真起来,全然没有方才的倨傲。 “以臣愚见,首要当以民为本。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民者,岂以陵民?然我大齐建国五年有余,民生依旧艰难,世家却风头过盛,插手皇权。陛下早该将其铲除之。” “再者,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使百姓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修天下大同之道才是正途。如今贵族门阀可倾轧百姓,凌驾众生,而身为国本的平民百姓却处处遭人欺压,苦不堪言,此乃大忌。” “臣觉得,这世间本就不该分什么贵族平民,有了高低之分,便有了不公与欺辱。不分你我,天下大同才是正道,而为君者正该践行此途。” 萧怀瑾仔细听着,那盛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