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章 禾下乘凉梦(1 / 2)

第章 禾下乘凉梦

苏烨的弹幕在天幕上密密麻麻的“袁爷爷一路走好”中泛着淡淡金光,尤为显眼。

各朝古人纷纷瞪大了眼睛。

农神?!

这袁姓后人去世不假。

必定不是神仙。

又是做了何事方可比肩神明?

他们都不由得生出浓浓的好奇,纷纷瞪大了眼睛期待着后续。

苏烨看到评论区自动关联了“禾下乘凉梦”的搜索。

点击播放第一条。

【你们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饥荒,不知道粮食的重要性。】

【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随着袁爷爷在一次采访中的一段振聋发聩的发言,视频正式播放。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于0年月日离世,享年岁。】

朱元璋对天幕袁爷爷这句话狠狠共情了。

眼角忍不住泛酸,不禁喃喃道:

“是啊。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早年他的家人相继饿死,他想着去当个和尚混口饭吃,庙里也破产了,就此踏上了乞讨之路。

他太懂吃不饱饭的痛苦。

也见过太多饿死的人。

因此做皇帝之后,他格外节俭,也分外注重农事,甚至每年都要亲自耕种。

想起刚刚看到的饱满稻穗,这就是后人种出的“杂交水稻”吧。

方才天幕画面中的00多粒水稻是真的!

朱元璋眼眸瞬间发光,愈加期待起来。

【0年月日,袁隆平老先生出生于一个条件优渥的家庭。】

【但是生逢乱世,他仍然跟随父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常年的战乱让他比谁都更加渴望华夏的崛起。而农业就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根基。】

【就这样,袁隆平开始与农业产生交集,并在西南农学院完成了四年的大学学习。】

【年月,毕业后服从全国统一分配,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

【当时,华夏遭遇了大面积的自然灾害,导致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华夏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生存挑战。】

【死于饥荒中的人群难以计数。】

李世民紧咬嘴唇,试图阻止泪水滑落。

“我大唐的后人先经战乱,再经饥荒。”

“哎......”

百官都沉默了,连魏征都罕见的没喷了。

“陛下,天灾**,即是如此。”

“后世华夏,陛下鞭长莫及。”

“陛下只需竭尽自己所能,不负贞观百姓即可。”

李世民缓缓点头。

道理他都懂,他只是看到百姓吃树皮、吃观音土的画面难受想哭罢了。

他忧心现在的大旱会不会也让大唐变成这样饿殍遍野的画面。

对于天灾,他涌起深深的无力感。

【他暗暗立下志愿,要让华夏人吃饱,永远不再挨饿。】

【因此,袁隆平将自己的工作重心,投入到水稻的研究之中。】

【他坚信通过改进水稻的育种方式,可以提高产量。】

【那时,他或许从未想到,自己今后的工作,将与华夏乃至世界的命运,紧紧相关。那是一条充满荆棘的勇者之路。】

【然而,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

汉武帝一脸动容。

粮食对于帝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没有天灾和战乱,每个皇帝都会想方设法的广积粮食,兴建粮仓。

就是为了防止荒年出现,百姓饿着肚子,甚至爆发起义。

他忍不住直叹气。

华夏后人想必是没有存粮了。

作为一个帝王,最是见不得百姓受苦。

百姓家家有余粮,生活富足。这是每一位帝王一生的愿景!

这个袁姓后人不是帝王,却是悲天悯人,于乱世中立下宏愿!

如果这个袁姓后人如果真的能改进水稻的育种来提高水稻的产量。

这将能拯救多少人!

是大功德之人!

袁姓后人绝对是能封神立庙的存在!

“来人,传画师为其画像。”

“太史令,记录其生平。”

“大司农,候在一旁,等待水稻杂交之法。”

“如若他真能做到他所愿之事。”

“朕愿在大汉立农神庙!”

汉武帝的声音振聋发聩,响彻朝堂。

【整整一年的钻研,他都没有取得任何突破。】

【但他仍然每日坚守在田地,查看一株又一株的稻穗。】

【也许是上天的眷顾,也许是辛勤的回报。】

【年月,袁隆平在稻穗中,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植株。稻穗又大又齐颗粒饱满。】

【他如获至宝的将种子保存好,随后将这株水稻的子体进行播种,想要看看是否可以种出与父体一样的雄壮植株。】

【结果却不如人意。】

【子体水稻混乱无序,高矮胖瘦,一应俱全。】

【这一度让袁隆平心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