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魏逆> 第264章 覆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4章 覆灭(2 / 3)

劝降了几句无果后,就没有然后了。

起初,卫守将还以为是魏军主力在襄平,没有余力攻打辽燧之故,但没想到这是他良心饱受煎熬的开始。

仅是数日后,辽燧外就来了许多辽东兵卒,且不少人还带着伤。

其中好些人卫守将都能叫出名字。

而这些袍泽先是转述了卑衍与杨祚三战皆败北、已然遁入襄平城内的事实,然后开始控诉自己舍身忘死鏖战却被抛弃的经过,继而讲述魏军不诛俘虏与伤兵且放他们卸甲归田的仁慈,最后则是求卫守将能放弃抵抗。

理由,是魏军没有多余的粮秣供他们这些俘虏与伤兵所食,若没有囤积在辽燧的粮秣与伤药供给,他们都得饿死或不治而亡。

卫守将当然不会不战而降。

虽然他内心里对这些俘虏伤兵也很同情,但职责所在,已然做好赴死的准备了嘛。

然而,在他义正言辞的回绝、信誓旦旦的声称自己必然“燧在人在、燧破人亡”后,所有俘虏与伤兵便开始绝望的号哭了.

且是昼夜不止。

哭得辽燧守军心有戚戚焉、不忍直视,哭得卫守将心烦意乱、良心不安。

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曾经一个锅里捞饭吃的袍泽啊~

况且辽东就四郡,人口不多,很多守兵都与外面那些被魏军“精挑细选”出来的俘虏伤兵沾亲带故,甚至还有同宗兄弟的。

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一个个饿死在燧下,而无动于衷呢?

这样的号哭,持续到第三日,辽燧守兵们军心动荡,各种窃窃私语,时不时就将视线落在卫守将身上,令他如芒在背。但当他将目光转过来的时候,那些兵卒便神情很不自然的连忙别开头,不与对视。号哭持续至第五日,连卫守将的亲卫都忍不住劝说,是否用箩筐将些许粮秣与伤药垂下城墙。

这也令卫守将彻底死了心。

他知道,整个辽燧之内,不会再有人愿意与他共存亡了。

即使他不愿意投降,辽燧也会因为士兵哗变而易主。

毕竟,所有人都知道,卑衍与杨祚三战皆败、遁入襄平城内意味着什么。

所以在第六日,他什么要求都没有提,直接让士卒们打开了营门出降,自己则是在魏军进入辽燧之前自刎身亡。

缘由无他,公孙渊对他有大恩。

且辽东男儿,也不乏无畏赴死的勇气。

当然了,他的死去,就犹如辽水偶尔泛起的水花那般转眼则逝,什么痕迹都没有留下。

夏侯霸与陈骞嘉其忠,将他葬在辽水畔,然后接手辽燧布防、带着俘虏与伤兵继续朝着新昌、安市等县而去。

这几个县的招降就很容易了。

此处本是俘虏与伤兵的桑梓是缘由之一,更重要的是驻守县府的郡兵没多少,他们连抵抗的实力都没有啊~

进入雨季的第十九日。

雨水已经变少了,不仅暴雨不复见,就原本平地数尺的积水也开始散去,深度仅能漫过脚踝。如不出意外,至多两三日便是阳光明媚、晴空万里了罢。

一直坚持着塞道而落、不曾移营去高处的魏军,也开始了挖掘壕沟,修缮围困襄平城的工事。

而襄平城内则是军心动荡、乱作一团。

事实上,在卑衍与杨祚引兵逃归襄平城内后,城内士庶就无比惶恐、士气低迷了。

是故,公孙渊为了安定人心、鼓舞兵将士气,便以雨季将至为由,声称魏军定然熬不过雨潦之苦,战局不日便迎来转机、必能等到吴兵来救之时。而今雨季都结束了,吴兵也不见踪影,魏军不退不说,还开始围困城池了,兵将士庶们不绝望才怪了。

且公孙渊还犯了忠奸不辨之过。

就在卑衍与杨祚灰溜溜归来襄平之时,压力骤大的公孙渊变得焦虑不安,对身边人也极度不友好,动辄打杀。

就连原本依令与魏军野战的卑衍杨祚,都被他以不堪任事辱骂过。

而在暴雨连绵的时候,卑衍杨祚为了弥补战败之错,一并建议公孙渊可趁着暴雨视野不佳、魏军无法戒备太严,可募一支敢死之兵出城偷袭。而待这些敢死兵卒将魏军注意力吸引了之后,他们二人便可以带着一部分兵马走玄菟郡就食、减缓襄平城的粮秣压力了。

但公孙渊听罢,当即暴跳如雷。

觉得他们二人贪生怕死、是想趁机走脱,直接唤来武士将他们拉下去斩首,最后在诸多臣子的求情与担保之下,也是将他们当殿杖责五十才罢休。

这一顿杖责,不只是将卑衍杨祚二人打得皮开肉绽,更将城内人心打得稀巴烂。

卑衍也就罢了。

他是公孙渊的姻亲,之前没少被越级擢拔,挨了一顿还能被当作近内之事。

但杨祚不一样。

在乐浪戍守了近二十年、屡屡攻伐高句丽与韩濊的杨祚,在军中的威望很高,许多低级将率都在他麾下任职过。

而今因猜忌而被杖责,也令很多人对公孙渊愈发失望。

毕竟,杨祚的忠贞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先前也是力主不屈服于魏国的。

就连杨祚自己,都平生第一次怀疑了自己。

不仅是在怀疑自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