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宋头陀> 第一百五十八章 种高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八章 种高粱(2 / 3)

点头之余,曹正也说了自家的想法,这就是他能跟李鄂经常在同一频道的原因了,想事情比较全面。

“哥哥忘了,汴京周边,以及京东、河北各地,许多地方都是黄泛区,也只有高粱才能在北地大种,而且不用太多的看护。

哥哥,此次种高粱之前,种子一定要好好筛一遍,必须保证每一粒种子,都是个大且饱满的。

此事关乎重大,哥哥莫要轻忽。

洒家带回来那些山东青壮,哥哥近日也要照看周全,先不要给他们吃大鱼大肉,猪杂便好,莫要将胃口养的刁钻了。

这些人,就留在庄上,先行让林教头操练,同时巡视庄田,等有了些本事,再带进城中。

他们一干人的身份文牒,让赵五哥操办妥当,莫要落人口实。”

定好了种高粱的事儿,李鄂便跟曹正一起,打马巡视了一下庄田,虽说许多地方平整过了,但上苇庄的田地,一眼望去,还是高低不平的模样。

这样的荒滩地,在独龙岗跟魏家寨之间,还有不知多少万顷呢!

若能在两三年内培育出矮化、高产、速成的高粱良种,那割据北地的粮食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高粱这种作物,虽说属于高肥水的作物,不太适合轮值,但矮化之后对肥水的消耗量也会大减。

若能筛出矮化、高产且速成的良种,那就完美了,只是这个时间段,可能会长一些。

但无论怎样,许多事总要试一下的,如今也没有土豆、地瓜这类作物,若有了,好些问题也是一样的迎刃而解。

作为为数不多的能跟李鄂在同一频道上的人,曹正听了自家二郎种高粱的说辞,以及蓄积人丁的手段,心里也不禁有些担忧。

金贼之事,李鄂只是跟鲁智深说过,曹正这边是不知情的。

“二郎,如今年月,占个山寨等着招安还好。

再要想的大了,只怕市井中人有所响应,也难当朝廷大军的。

二郎莫要看朝廷大军对外征讨不利,就小瞧了他们。

那只是因为禁军军汉们不愿玩命,真要玩命,禁军还是禁军的。

别的不说,如今跟咱们兄弟在杀猪巷争锋的禁军泼皮,又有几个不能打的?”

曹正这话,就是正经看清世道了。

如李光说的一样,如今的大宋民心未失。

禁军不能打,那是对整个禁军而言的,即便是不能打,但禁军打宋廷境内的起义军,虽说也会互有胜败,但最终还是禁军获胜也是肯定的结果。

禁军之中有许多人,其实并不能算是禁军,无非冒名顶替、吃空饷这类。

但真正的禁军精锐拿出来,真让他们玩命,能不能打,就要另说另讲了。

不说战力如何,仅就身体素质而言,若筛一筛汴京禁军,总能筛出两三万、或是三五万身高五尺六左右的青壮。

这些人虽说未经战阵,但素质摆在那,加上京中禁军相对高的着甲率,真论玩命,他们也真的能打。

“哥哥,如今朝廷大事,不过伐辽。

伐辽本不是甚么大事,无非互有胜败而已。

但连金伐辽,就是开门揖盗之举。

辽邦尚不是金贼对手,也不知朝中君臣是怎么想的,怎敢行那与虎谋皮之事?

伐辽若胜,尚可!

若不胜,金贼必然将大宋作为第二个辽邦。

而大宋也必将成为第二个辽邦,被金贼势如破竹的攻打。

汴京乃首战、必战之地,国朝之都城,大宋子民的寄托所在。

介时,金贼来了,咱们兄弟的机会也就来了。”

骑在马上听完李鄂的金贼之说,曹正便重重的叹了口气。

本以为回到汴京城、靠上曹王府、开了屠宰场,他曹正的好日子来了,没曾想,好日子是来了,但厄难也紧随其后。

二郎李鄂如此说法,曹正也就知道了他为何要纠集城内泼皮破落户,为何又要种高粱了。

“二郎,那我们在城内寻处地方建个粮仓吧。

而且,如今的上苇庄也远不够撑起二郎的谋划,咱们手中银钱不少,此类田庄,还是要购置十几二十个的。”

望着眼前起伏不平的五百顷荒地涝田,曹正便第一时间跟李鄂合频了。

如果照此说法,那五百顷荒田远远不够,怎么也要万顷田,才足以养活城内那些泼皮的。

“哥哥,此事却不急,如今咱们只要有处田地能存下些高粱种便好。

介时,京畿道、河北路、京东两路,乃至于淮河以北,甚至长江以北,都是咱们兄弟的田庄。

地将来有的是,只怕咱们兄弟招徕的人手不够,手里的种子不够多。

城内粮仓之事,倒是可以谋划。

但洒家看上的还是在京诸仓,城内那二十余处大仓,周边尽是民舍。

哥哥这几年时间,总要将这些民舍中的人招到屠宰场或是下水杂食行内。

若到十分时刻,这些城内官仓,才是咱们自家仓房。

许多事总要慢慢做起,如今对咱们而言,种高粱、选良种,摸索出北地高粱两轮法,才是关隘。

此次随军山东进剿梁山,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