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十国江山风月> 第430章 大位已定,四海咸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0章 大位已定,四海咸服(1 / 2)

杨骁现在的地盘,有整整三十九个藩镇,一百零九个州,六個府。

按照行政区域划分,自上而下,分别是藩镇、府(州)、县三级。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代的刺史、尹的权力很大,是当地的军政一把手,相当于节度使了。

如药元福曾担任威州刺史,上边没有藩镇的节度使管辖,他就操持着威州的军政大事,跟节度使别无二致。

如永清军节度使、彰德军节度使,都只有一个州的辖区,势力自然就跟一个州的刺史差不多。

杨骁这一次,不止是任命了各地方藩镇的节度使,还在行政区域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动。

譬如朔方镇原本只有一个灵州,杨骁把威州、盐州都划归了朔方镇。

永兴镇,原本只有一个商州,一个京兆府,杨骁还把金州划归了永兴镇。

诸如威州、金州、盐州等州,本来上边都没有节度使管辖的,现在却被杨骁整合起来了,好似增强了那一藩镇节度使的势力。

但,那又何妨?

按照杨骁的计划,是想在自己的地盘上,设立十八个或二十个藩镇,进行治理就够了。

屁大点地方,划分成三十九个藩镇,太过儿戏了。

不方便治理。

只是考虑到新朝初立,人心未定,杨骁这才保留诸多藩镇的。

等一统天下后,杨骁就打算进行改制,实现军政分离了。

这时候的藩镇节度使,实际上已经对朝廷构不成多少威胁了。

能当上节度使的,自然都不是一般人。

诸如杨业、卫峥、高怀德、赵匡赞,是杨骁的旧部,战功赫赫,还沾亲带故的,能当上重要藩镇的节度使,理所应当。

至于符彦卿、高行周,妥妥的实力派,老牌的节度使了。

李光远是杨骁的老丈人,杨弘信是杨骁的兄长,这关系就不一般,而且他们同样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而安审琦、高允权、李洪信等人,跟杨骁并无多少交情,但他们是老牌的节度使,势力不小,在中原大战的关键时刻,都以各种方式援助了杨骁。

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杨骁也不能亏待他们。

至于侯益、郭从义、赵晖等人,本来就是一方节度使,还跟杨骁的交情甚笃,立下了汗马功劳,试问杨骁怎能不对他们委以重任?

这大致的框架,杨骁已经定下来了。

接着,就是朝中公卿百官的任命。

杨骁已经有了主意。

屏风的紫绢上,每个名字都有着与之相对应的官职。

……

“官家,朝中诸公在殿外求见。”

这时,万岁殿的耳房外边,响起了御前太监曹吉利的声音。

这一处耳房,相当于杨骁的私人书房了,外人未经允许,不得随便入内。

即便是曹吉利这样的心腹宦官,杨骁也是不允许他进来的。

何故?

从两道屏风的绢上罗列出来的官职任命,就可见一斑了。

凡是军国大事,杨骁都会一一裁决。

最后的结果可能皆在此地。

耳房中,藏着许多机密之事,别人自然是不允许被获悉的。

杨骁旋即走出了耳房,来到陛台之下,扫了一眼曹吉利,笑吟吟的道:“老曹,你这称呼要改一改。”

“寡人还未称帝,你怎能称呼寡人为‘官家’?”

闻听此言,曹吉利眯起了眼睛,笑得跟一朵菊花一般灿烂,躬身道:“官家说笑了。”

“而今大位已定,四海咸服,官家你荣登九五,那是板上钉钉之事。奴婢不过是在提前恭贺官家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似曹吉利这样的太监,对杨骁的可以自称是“奴婢”、“小臣”,而非是“奴才”。

自称为“奴才”的太监,那是后世满清的时候了。

宫中只有皇帝一个男人,所以宫女也好,太监也罢,都是一律自称“奴婢”的,一视同仁,不存在地位之高低。

曹吉利可谓是一个妙人。

说好又好听,处事圆滑,为人八面玲珑的,还颇具手段。

想当年,曹吉利也只是一个新晋的宦官,服侍过石重贵、刘知远、刘承佑三位皇帝,最初跟杨骁结识的时候,他就很是看好杨骁了。

之后,曹吉利处于深宫中,还经常给杨骁打探情报,通风报信。

并且毒害刘承佑宠妃耿氏,陷害史弘肇私自锻造武器盔甲的事情,还是曹吉利在背后主导的,可谓是给予了杨骁不小的帮助。

杨骁也是投桃报李,决定对曹吉利委以重任,让他成为宫中内侍第一人。

“哎。”

杨骁摆了摆手道:“一码归一码,规矩就是规矩。寡人一日未曾正式称帝,还是不要把寡人称之为‘官家’。”

“诺。”

曹吉利低眉顺眼的答应下来。

“朝中诸公,又是来劝进的吧?”

“大王圣明。”

曹吉利恭维了一句,道:“大王,冯道:窦贞固、苏禹珪、王溥、王朴等文武百官,都跪在了万岁殿外,献上了奏表,请求大王改朝换代,莅临帝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