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十国江山风月> 第383章 汉祚已绝,不为汉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3章 汉祚已绝,不为汉臣(1 / 2)

时间进入汉乾祐三年,后周广顺元年,即公元950年,农历八月中旬。

自郭威称帝,建立大周后,河东军节度使刘崇也不甘寂寞,以继承汉祚之名,在太原登基称帝,仍然沿用乾祐年号。

杨骁则是在关中自号秦王,建天子旌旗,并发布《讨郭贼檄文》,号召天下节度使,四方豪杰一起讨伐郭威。

山东的平卢、天平、泰宁三镇已经响应杨骁的号召,起兵反周。

同时,因为后周朝廷的横征暴敛,加剧了官府与百姓之间的矛盾,又在杨骁的煽动下,中原、河北各地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打着秦军的旗号,攻城略地,杀害吏士。

而称帝之后的刘崇,并没有出兵讨伐郭威,而是派了他的次子,太原尹刘承钧为使者,前往洛阳游说杨骁归附北汉。

……

“宣,太原尹刘承钧上殿——”

太极殿内,站在陛台一侧的曹吉利一扫拂尘,尖着公鸭嗓子大声宣号。

原本等候在大殿之外的刘承钧,旋即缓步进了太极殿。

诸如王溥、范质、杨业、赵匡胤、侯益、郭从义等秦国的文武百官,尽皆分立于两侧,扫视着进入大殿的刘承钧。

刘承钧不敢怠慢,跟着来到陛台之下,朝着御座上的杨骁躬身行礼道:“太原尹刘承钧,见过秦王!”

“刘大人不必多礼。”

杨骁挥了挥手,虚扶一下,便嘴角上扬,饶有兴致的询问道:“刘大人,不知令尊刘帅使你前来,所为何事?”

杨骁把刘崇称之为“帅”,而不是皇帝,可想而知他存着怎样的心思。

闻听此言,刘承钧愣了一下,脸色有些难看,却仍是朝着杨骁作揖道:“秦王,难道你还不知晓,我父皇已经在太原称帝了吗?”

“郭威篡逆,废汉自立,已经致使天怒人怨。”

“人人得而诛之!”

“我父皇是高祖皇帝之弟,先帝的叔父,汉室宗亲,理当继承大统,是故称帝,延续汉祚。”

“秦王,实不相瞒,我此番前来,乃是有皇帝旨意的,请秦王过目!”

说着,刘承钧就把手中的一道圣旨,让曹吉利递了上去。

杨骁却是连看都不看一眼,直接把圣旨放到了御案之上,笑吟吟的问道:“刘大人,这你所谓的‘圣旨’,寡人不看也罢。”

“先帝固然驾崩,只是皇位也轮不到令尊来继承吧?”

“先帝有幼弟承勋,还有高祖皇帝的养子刘赟,他们比起令尊,更合适继承汉祚吧?”

听到这话,刘承钧讪讪一笑,便道:“秦王此言差矣。”

“先帝之幼弟承勋,卧病不起,恐怕不久于人世,如何担当大任?”

“至于刘赟,虽为高祖皇帝之养子,却不成大器,现在还被逆贼郭威软禁,何以肩负起中兴大汉之重任?”

“唯我父皇,德才兼备,允文允武,万民称颂。”

“他继承汉祚,乃是实至名归。”

顿了一下,刘承钧又道:“秦王,不瞒你说,我父皇降旨,乃是为册封你为秦王、西京留守,兼中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

“秦王既为汉臣,理当效力。”

“……”

刘承钧的这一番话,让杨骁暗暗嗤之以鼻,只是表面上不动声色。

其余侯益、杨业、赵匡胤等文臣武将,则是一脸义愤填膺的模样,纷纷指责起了刘承钧。

“笑话!”

“这皇位,岂是你父亲刘崇坐的了?他何德何能!”

“刘崇有何能耐,敢窃居大位?”

“不过是靠着契丹人的支持登基称帝罢了。如此之人,无异于断脊之犬,吾等羞于之为伍!”

“刘氏江山已经覆灭,你父亲刘崇算哪根葱?竟然还敢让我王臣服于他!”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秦国诸文武冷嘲热讽起来,让刘承钧不禁涨红了脸,尴尬之余,也是无比的愤恨。

但,他们属于是话糙理不糙的。

论实力,刘崇远不如杨骁。

论名望,杨骁还远在刘崇之上。

就这,刘崇哪儿来的脸,要求杨骁向他臣服的?

只凭借汉室宗亲的身份吗?

可笑至极!

区区三年国祚的后汉,根本无法深入人心。

刘承钧的脸色变幻了一阵,咬着牙齿,再次向杨骁作揖行礼,道:“莫非秦王不愿为汉臣,要跟郭威一样,当个乱臣贼子吗?”

杨骁淡然一笑,道:“刘大人,并非是寡人不愿为汉臣,而是汉祚已然断绝,寡人如何为汉臣?”

说到底,杨骁是不会承认刘崇的皇帝身份。

随着刘承佑一死,杨骁已经毫无顾忌了。

刘崇也好,刘赟也罢,都不是高祖皇帝刘知远的一支,杨骁不承认,也是情有可原。

他不会篡汉,只好另立新朝,把郭威、刘崇都灭了。

这样一来,杨骁就是“得国最正”,跟历史上的刘邦差不多。

偏居一隅的北汉,的确是不值得杨骁的效力。

“刘大人,请你回去代寡人转告令尊。”

杨骁语重心长的说道:“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