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都市言情>穿在1977> 第389章 准备节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9章 准备节目(2 / 4)

一种习惯,许多知名作家都会长期坚持给读者回信,即便后来读者来信增多、精力不济,他们也会挑选一部分回信,在全国各地传为种种美谈。

现在姜丽丽就是给他挑选需要回复的来信,不需要的就连同信封堆到一旁,需要回复的则放在陈凡手边。

一连写了好几封,这时黄莺三人也将棉花摊晒好,陆续走了进来。

陈凡转头看了她们一眼,低下头继续写字,“棉花还要晒几天?”

黄莺坐到他对面,说道,“明天应该就能好。”

陈凡,“下一个重点工作就是秋收了吧。”

杨菊和刘丹一起坐到最后一条板凳上,听到陈凡的话,杨菊摇了摇头,“还没完呢,晒干的棉花还要运到10队,用轧棉机把籽棉轧成皮棉。卢家湾的棉花产量不多,公社就没有给我们下太多的任务,所以只收皮棉,不收籽棉。”

姜丽丽抬起头,不出意料地看到陈凡眨着眼睛有几分迷惑,便笑了笑,轻声说道,“国家收购棉花是有严格规定的,第一是要留足棉籽,所以第一批棉花只收皮棉,棉籽由生产队选种留用。

如果生产队没有轧棉机,可以由供销社承担轧棉任务,生产队派人监督。

除非哪个公社连轧棉机都没有,或者轧棉机数量严重不足,棉花采购站才会放开收购籽棉,等运到其他地方轧棉之后,再将棉籽送回来给生产队当种子。

卢家湾有公社配发的轧棉机,所以要按照正常的规定执行,只有在满足生产队自用的棉籽之外,才会不限量收购籽棉。

可是卢家湾的棉花产量本来就不多,任务也不重,还有专用的轧棉机,所以棉花采购站对我们只收皮棉,不收籽棉。”

杨菊她们在这里住了半年多,早就知道陈凡对很多生产队的情况不了解,每次都是姜丽丽给他解疑答惑,都已经习以为常,有时候也会主动加入解说。

等姜丽丽说完,杨菊便抢着说道,“南湖公社以水稻种植为主,除了我们卢家湾,其他4个生产队的情况都差不多,隔壁的青山公社才是棉花和菜籽油的主要任务承担地。

他们每年都会花大量的时间种棉花、收棉花,比我们种水稻还辛苦,交棉花的时候也和我们交公粮一样那么累。”

旁边的刘丹也不甘示弱,“还有油菜籽,油菜开花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油菜花,好多好多,可漂亮了。”

陈凡顿时眼睛一亮,“青山公社的油菜花很多吗?”

刘丹连连点头,“很多很多。”

这时黄莺笑着说道,“流花河的西南岸就是青山公社,等油菜花开的时候,坐船就能看见。”

陈凡呵呵笑道,“那我明年得去看看。”

刘丹立刻说道,“我们一起去啊。”

听到这话,陈凡不禁抿嘴微笑,“好啊,有空的都去。”

几个女生都开心地笑了起来,油菜花开的时候,正好春耕已经结束,那时候肯定有时间。

陈凡却想的是,那时候要是你们没在大学里面,一个个都该打手板心。

还看油菜花?

想得美!

……

日子一天天的过,收完棉花、去棉花采购站交完任务之后,队里又多了一笔卖棉花钱的收入。

如果在以前,肯定各家各户都在默默盘算,今年能分多少棉花、多少钱。

可是今年却都没把这件事太放在心上,只有个别人在闲聊的时候会提一下,然后很快被新的话题取代。

“你家的鸡子还有几只啊?”

“哪还有鸡子哦,鸡蛋就有,鸡子早就快被抓完了,就留了5只母鸡孵蛋,一次最多孵12个,也不晓得能孵几只鸡苗出来。”

“哎哟,我的也差不多,鸭子和鹅都抓完了,就剩几只孵蛋的鸡。我现在都不太想养鸭,鸭子太便宜,卖不起价来。”

“鸭子虽然不值钱,可是也不吃饲料撒,往鱼塘里面一赶,就会自己找食吃。”

“那你不如去当赶鸭佬,家里全部都养鸡算了。”

“我倒是想哦,也要队里同意才行啊。”

一阵哈哈大笑声中,有人问道,“自打地委的10家店开张,这一天就要大几百上千只鸡,我们队的鸡子都快要抓完,后面的又没跟上,搞得青黄不接,怎么办哦?”

当即有人说道,“这事就不用你担心了,咱们队的鸡鸭鹅是快被抓完了,但是其他小队还有啊,当时发种苗的时候,本来就是分批发放,这往回收肯定也是分批收。

再说了,我们大队的都卖完了,还有甘家村他们4个大队啊,一边收一边养,慢慢来呗。”

“都晓得慢慢来,就是不知道慢慢来会不会断货啊,听说地委10家店加起来一天能进账两三万,要是没得货卖,那得亏多少钱呐?想想都心疼哦!”

……

大队部,干部办公室里面。

陈凡将窗户推开,将电风扇搬到窗户边往外吹,屋子里的烟雾立刻被吸收过来吹了出去。

话说这台电风扇还是他看姜丽丽她们双抢时睡觉太热,特意写了一篇文章发给《江南文艺换来几张电风扇票买的。

当时他急着要买电风扇,从张文良这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