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超时空史记> 第353章 许田围猎,桃园结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3章 许田围猎,桃园结义(1 / 2)

刘备走后,楚祯在徐庶带领下游览了一遍许都,他听徐庶讲解,才知道现在还没有许昌的说法,这里原叫许县,天子东迁后才叫许都。

“许昌?昌者,兴盛也。”

徐庶喃喃自语,问楚祯道:“莫非是魏兴盛于此,故改名许昌?”

楚祯手一摊:“我记不得了,但后世说起汉末三国时都说是许昌,那估计就是曹丕改的名。”

徐庶赶紧又看了看四周,见无人注意到才放心。

曹司空之子曹丕改许都为许昌,已足以让有心人听出一些事情来。

楚祯一笑,不再说这事,骑马在不大的许都内逛。

刘协迁都来此不到三年,因此皇宫也就寥寥几座宫殿,连宫墙都没建好。

比起宫墙,城墙更为重要,楚祯骑马一圈,发现至少三处地方有民夫在加固城墙。

徐庶道:“许都地处六战之地,北有袁绍,东有陶谦、吕布、西有张鲁、董卓残部,南有刘表、张绣。因此曹司空尤为重视城墙。”

楚祯点头,叹道:“凉州兵马一直都在关中肆虐。所谓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

他对这句史料记得很清楚。

董卓死后,贾诩建议李傕、郭汜入长安,二人是董卓部下。

二人不久前死了,但凉州出身的马腾、韩遂等,依旧在影响着关中地区,两人虽不是董卓部下,但当初也被董卓召入京,只是还没到长安,董卓就死了。

被大唐定为都城的长安,如今怕是连人影都不见一个。

徐庶低声道:“如今的曹阿瞒,也是董国舅秘召进京,以退韩暹。”

韩暹这个人名楚祯不太熟,他在三国里并不出名。

董国舅倒是很好猜,就是衣带诏事件中被曹操诛杀的董承。

曹操与董卓有相似的地方,不同的是,曹操更有理智,能以弱胜强,一步步壮大。

董卓则是反过来,把自己作没了。

当然,义子吕布出力甚大。

看完城内,楚祯出城去也转了一圈。

回来时,恰好遇到了曹操车驾,徐庶拉着他到一旁,下马来让曹司空车驾先行。

路上百姓同样纷纷避让。

楚祯倒没觉得憋屈,他不是汉朝人,没有“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的心志。

“停车!”

司空曹操车驾经过时,楚祯听到车内传出一道声音,紧接着,就看到一位年过四十,细眼长髯的男子从马车中探出头来。

那审视的目光却不看向徐庶,而是落到楚祯身上。

楚祯一只手拉着马绳,站在路旁,与魏武帝曹操那细长双眼对视。

“公乃何人也?”

曹操盯着他问。

楚祯说道:“我姓楚名祯,从南阳而来。”

心中有些意外,没想到曹操一眼看出他的不同之处,难道他换了三国时期的衣服还是那么帅的缘故?

“南阳…”

曹操微眯着眼睛,复问道:“听闻南阳有仙人赐下诸多神物,如蔡伦之造纸术,公可知其一二否?”

楚祯微微一笑:“只听闻那仙人也姓楚。给出的水稻、小麦种子都是造福万民之物。”

古代的信息传播其实很慢,非常慢。

即使当权者推广,百姓其实也不愿意种别的作物,怕种不活,没收成,平民百姓家里没有多少余粮,抵挡不住风险。

许都离南阳并不远,但造纸术带来的改变,还没有影响到这。

与楚祯聊了几句,见问不出什么,曹操把目光转向徐庶,问道:“御史台尚有官职空缺,汝可愿去往任职?”

徐庶拱手作揖礼:“多谢司空赏识,然使君对我有知遇之恩,不忍弃之。”

曹操点点头,不再多说,放下帘子令车驾继续前行。

楚祯看得出,以曹操如今的地位,肯为徐庶停下车驾,已是屈尊降贵。

但徐庶不领情,曹操也没有强迫。

从这点来说,曹操不愧为枭雄,能吟《短歌行不是没道理的。

曹操离开后,楚祯重新上马,东汉末年的马还没有配备马镫,上马尤其艰难。

第二日,重阳节。

天子刘协与百官出许都,在许田围猎,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都在其中。

楚祯和徐庶也各骑了一匹马,跟在大部队后打酱油。

“先生,此又是何物?”

徐庶惊讶看到楚先生拿出一个薄铁块,上面有亮光,握在手中举起来,对着远处围猎的将士转一圈,不知何意。

楚祯笑说:“这叫手机,元直想要的话下次我送你一部。”

徐庶摇头,多谢他好意,并解释说道:“此非凡物,某却为凡人,若沉迷流连于此,恐日后难有成就。”

楚祯大为惊奇,徐庶虽然还不知道手机怎么玩,但却看出这东西不属于这個时代,不能沉迷于摆弄手机。

估计他是从电台和电灯联想到的。

不愧是弃武从文的人,意志力非比寻常。

虽然徐庶不要,但楚祯还是给他简单讲解手机的功能,正聊着,忽然听到前面将士高呼万岁。

“万岁!”“万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