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女生耽美>我穿越了,开局两亩田一条狗> 第117章 秋收备战 四指神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章 秋收备战 四指神通(1 / 2)

自从今年5月9日,袁大总统签订“二十一条”,筹集了大量资金,购买军火,各种报纸上鼓吹总统终身制、君主立宪、中华实行帝制的各种好处遍布各大报纸头版头条。只有一些被禁止杂志、报纸才能寻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欧洲同盟国和协约国正打的如火如荼,规模也越来越大,各种新式武器也层出不穷。最有意思了是意大利在5月23日,退出同盟国,枪口调头,直接对奥匈帝国开战,给协约国从背后一刀,当然有些信息来自租界洋文报纸。

直到10月中旬,玉米、水稻基本收割完毕,只有山区水稻还没抢收完毕,原本计划召开一次军事会议,但是为了行动更加隐蔽,因此在基地杜辰宇独自起草军事行动方案,然后按照革命会军事委员会名义下发:

第一,调第9中队10月底秘密带队进入高黄地区,向胡老四报到,组建南线1大队,由胡海生1中队、陈锦湖4中队、吴旭阳9中队,另外当地新进人员编为11中队,刘恒任中队长, 统一由胡海生指挥,刘恒兼任政治员,强军备战。

第二调第10中队十月底秘密进入高城地区,向薛晨报到,组建中线2大队,由薛晨2中队、李浩然7中队,何家成8中队,王全10中队,由薛晨统一指挥,何存义为政治员,强军备战。

第三,彭辉宇加强3中队驻守毛河坝;周奎5中队驻守崇清,防守集州北部,刘华成6加强6中队驻守百丈基地不变,并统领姜仲的水兵中队。

第四,罗峰带领侦查队、雷剑琴带领警卫队驻守百丈。

第五,工兵队队长杜德武、后勤队陈绍忠、医护队长谭宗培,三支辅助队伍尽量扩编,随时听候调遣。

10月28日,杜辰宇正在院子里练习武术,沈仕玉一路匆匆跑来, 递给杜辰宇一些文书,“辰宇公子,这是最近收集的一些情报,你请过目”。

巴州守备团长陈门礼、城防队长李挽澜上个月,均奉命南调,城防空虚,广安巨匪郑启和从营山北上昨夜洗劫了恩阳镇,导致满街商铺被洗劫,几十名商户被“拉肥猪”(绑架勒索的意思),目前郑启和正驻扎在恩阳南边义阳山脚下,等待商户筹款赎人。

下面还有一张,郑启和介绍情报,沈仕玉现在也知道杜辰宇的风格,汇报一件事情,必须把相关材料一起带来,免得一问三不知。

郑启和:字执安,号确人,还有一个外号叫“四指神童”,据说那是因为他的右手小指头和常人的小指头不一样,常人的指头三节指骨,而他却多出一节。

童年时代天资聪颖他,过目不忘,是有名的神童。郑启和的祖父叫郑世兰,人称兰二爷,父亲郑卓然,字永玉,有名的袍哥大爷。有一次,生性好斗的他,因违反校规被学校除名。出名后的郑启和听说在广安县城有一所习武的学校,很感兴趣,1911年在这里,郑启和开始了他的行武生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练得一身好拳脚。就在这时,一场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爆发了,血气方刚的郑启和加入了当时吴从周、张雅南领导的民军,参加了攻打广安州府,建立大汉蜀北军政府的战斗。

民国元年,1912年,大汉蜀北军政府被撤销,清朝末年的广安,袍哥组织十分盛行,分“双流”和“西流”两派,彼此对立,互相竞争, 争斗激烈。郑启和的父亲就是双流派的掌旗大爷。不过,郑启和后来又在家乡参加了王巨伯领导的西流派,并认王巨伯为拜兄。他加入西流派原因不得而知。也就是今年,1915年,谢华生被广安知事杨佩章捕杀。谢死后,其部下即由郑启和统辖。由于杨佩章等人继续清剿,郑启和在华蓥山里难以坚持,便率部离开广安来到营山县一带。此时的郑启和虽然为匪,但是他的作为却不同于一般的土匪。这支队伍有着严密的纪律,有具体的约束所谓兄弟伙的严格规章制度,在行动上只劫大户人家,不准奸淫妇女,禁止滥杀无辜。

冯玉祥作为广安一带驻军首领,为了制服郑启和,冯玉祥将郑启和的父亲郑卓然抓捕,并以此为条件要郑启和接受招安,否则就杀掉郑卓然。冯玉祥的要求遭到了郑启和的拒绝。于是郑卓然最终被冯玉祥杀掉,继续对郑启和进行清剿。在冯玉祥的清剿下,郑启和被迫率部又从广安转移到营山,因此才有昨天郑启和趁巴州城防空虚,洗劫了恩阳镇。

杜辰宇粗略的浏览一遍,看到郑启和这个1891年出生的人,今年才25岁年轻人已经是蜀北风云人物,不到20岁就兴风作浪,搅动风云,没想的事,他们这么快就要过招,虽然对于巴州城防队撤离的事,情报确实晚了很多天,也是没办法的事,他们情报员都是小商小贩,无法了解高层事宜动向,让郑启和抢先占领恩阳,这是美中不足。

“沈先生,你怎么看这次事件”?杜辰宇问。

“辰宇公子,我们距离恩阳还很远,中间还隔着巴州县城、或者集州的地盘,远水不解近渴呀,有点鞭长莫及”,沈仕玉皱眉说。

“沈先生去过青龙场没”?杜辰宇问。

“没有……”沈仕玉有点摸不着头脑。

“沈先生,听过米仓第一镇,早晚恩阳河这句俗语没,意思就是从早上出发驾船从恩阳码头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