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从战俘开始的王国风云> 第一百四十二章 射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二章 射手(1 / 2)

对于正规罗马军团兵的待遇,几乎所有辅助兵都是眼馋羡慕的,收入不算低不说,还有各种隐形或者有形的福利待遇和优待政策,这样的士兵就算罗马帝国也没办法供养太多,只能走精兵路线。

这个时空生产力水平高一截暂且不论,另一个时空有五千万人的罗马帝国最终只能养得起十五万军团兵和十五万配套的辅助步兵,这個时空军队数量和人口数量相对来说更多不少,但也没奢侈到优待辅助步兵的程度。

除去那些为了罗马公民身份而奋斗的辅助兵可能斗志高昂之外,剩下大部分辅助兵都是就地取材,得过且过有什么算什么的类型。他们的服役地点通常会在家乡附近,而不会像罗马军团兵那样满世界部署,可能今年安排在尼罗河,明年就要去莱茵河驻扎。

就古代世界的情况来说,军团兵这样的例子反而是极少数,只有那么几个国家有戍边的需求,也只有几个国家养得起精锐常备军。

有一点就算不喜欢也要承认──持续了很长时间的制度,哪怕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也肯定在某些方面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罗马的辅助兵制度也是这样,虽然战斗力低下品质不稳定,但这样的成本低廉,还能稳定将一部分服役的优质青壮年变为罗马公民,还是有不少优点的。养那些常备军就已经让帝国的财政状况不堪重负,年景不好的话,皇帝或者富裕的元老有时候要拿自己的私产来补贴国库才能维持下去。

奥维尔认为现在罗马帝国的军事开支都太大了,应该想办法适当削减,自然不会异想天开让辅助兵也全部变成常备军,辅助军的主力应该还是以这些散装部队为主,毕竟便宜大碗,他只想要养一支精锐的辅助部队,能让他们跟着军团兵南征北战,发挥稳定的那种。

埃及、希腊、北非不是没有这样的部队,他想在高卢复刻一支更加职业化精英化的例子出来,通过这支部队让罗马帝国内部的某些将领看到军事革新的必要性。

当地人对罗马人的观感并不好,就算后来让娜和吉尔.德雷斯等人尽力调和矛盾了也是如此,不过奥维尔跟蒂雅都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招不上来人应该从自己这边找找原因,是不是钱没给够待遇不够好。

他们两个口袋里钱不多,不过缴获充公的田庄还是有不少的,为了刺激当地人参军,他和蒂雅商量之后宣布,要征募一支优秀的特殊辅助军,服役年限从二十五年缩短到十五年,除了常规的授予公民身份、发奖状之外这些人还能参与战利品分配,并且在退伍的时候还能分到一块土地,土地从贵族的田庄里面分割,每一块都是足够一家人耕种生活的大小。

消息散播出去之后,前来报名的人就多了很多,奥维尔甚至都有了挑选的余裕,从里面筛出来两千人,基本上都有射箭基础,这就是他射手部队的苗子了。

…………

“所以这就是你的最终成品吗?”

蒂雅手里握着一张弩,这不是这种武器第一次出现在地中海,但还是挺新鲜的玩意。跟欧洲后期的钢弩不同,这是木质复合弩,欧洲也有一小段时间流行过这种武器,据说是东方来的游牧民族或者波斯人的影响。

“吸收了之前那些角弓的制作经验,你应该知道这东西和弓箭差别在哪,对于不爱射箭的罗马人来说,这可比弓好摆弄多了。寻常弓手射出去七八箭状态就会开始下滑,用脚或者滑轮组给弩上弦的话,射光一壶箭也未必会很累。”

蒂雅试过一壶箭之后也发现了优点:“也就是说,让没射过箭的新手进行短时间练习,这种弩就差不多能形成战斗力了,准确度和耐久度相比较弓箭都可以有所提升是吗?”

“大概如此,但对于精英射手来说就有些画蛇添足了,弩射两发箭的时间,快的弓手可以射出去六七箭甚至更多,只要弓箭手不力竭双方的射速就没法比,就算军阵中使用精准度没那么重要吧,总归也还是会有点差距。”

对于弓弩谁更优秀这种问题,奥维尔更倾向于互有胜负,起码弓箭的抛射能力和射速都是弩箭不能比拟的,对射时候弩箭很吃亏,但弩箭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门槛低,下限高。

举极端点的例子,现代人展示投石索技能的时候命中过将近二百米开外的正常靶子,这射程比奥维尔手里很多弓弩都吓人,但不妨碍大部分投石手只能把石头丢出去二三十米远,准确度还跟皮绳的价格相反的感人肺腑。

军队不是展示个人武艺的地方,让所有人都能发挥出来差不多的效果才是好事,弩箭就很满足要求。

如果罗马是有深厚射箭传统的文明估计看不上这些东西,但问题就在于他们没有,一直以来民间都只拿弓箭当作打猎和娱乐用的玩具而非作战杀人兵器,他们的射手水平不一定比骑兵水平强多少,还是用保底好用的东西实在点。

蒂雅也深知这点:“对我们来说这都不叫问题,因为本来就没有几个优质射手。我更关心的是这东西可以做到多少磅,射程多少,每个月可以做几个,这是军营里面用而不是小打小闹做着玩的。”

“反正不影响携带,行军打仗不说方便但也不麻烦。射程大概在百米之内可以射穿一部分亚麻甲胄,七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