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贞观新丰尉> 第三百零九章 侯君集不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九章 侯君集不悦(1 / 2)

“阿史那思摩被赐姓李,立为乙弥泥孰侯利苾可汗,以左屯卫将军阿史那忠为左贤王,左武卫将军阿史那泥孰(注1)为右贤王,统突厥人十万,胜兵四万,立于黄河以北,收复白道川到阴山之地。”

“司农卿郭嗣本出使薛延陀,诏谕真珠毗伽可汗乙失夷男,以大漠分野,突厥、薛延陀各安本分。”

天子得意地看向柯斜。

柯斜除了笑,还能怎么地?

这是在突厥可汗满地走的情况下,派了个少有人认同的大汗去统率,还真是用心良苦。

这是指望阿史那思摩,不,李思摩,率着突厥的残兵败将,消耗一下膨胀的薛延陀呢。

可惜,李思摩个人武勇不错,在突厥的号召力却太差,还不如新的突利可汗阿史那贺罗鹘呢。

还好阿史那思摩的王妃是留在长安城,不用跟他去草原过众叛亲离的日子。

郭嗣本是太原人,妻子长孙四娘是长孙皇后的族人,他跟天子也算瓜萝亲戚了。

看看,司农卿去干鸿胪寺的活,大唐的官员就是那么不务正业。

“连续两战都没针对高昌,麹文泰觉得佛祖显灵了、毗沙门天王庇佑了、他又行了,高昌兵马又在沙漠里充当沙匪。”

“再不出兵教训,只凭着嘴上吓唬,大唐将成为一個天大的笑话。”

天子的语气很坚决。

他能容许麹文泰不恭敬,却不能容许高昌截断丝绸之路。

北丝绸之路已经被高昌祸害绝了,南丝绸之路必须要保障,这是底线。

大唐迫切需要与波斯、拂菻(注2)互通有无,将丝绸与瓷器大量卖出去,换取必要的财物、医药、技术、文化、物种。

大唐教训高昌嘛,就跟阿耶打三岁的娃儿一般,手拿把掐的,除了路途、沙漠,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柯斜有点头疼:“问题是高昌小国寡民,总共兵马也就一万人,偏偏跟可汗浮图城的阿史那欲谷设结盟了,兵马派多了不划算,派少了怕吃亏。”

“还有,因为征讨吐谷浑得胜,现在诸折冲府都踊跃请战,兵部司都有点难安排了。”

天子并没有在这个具体事务上指手画脚。

这点事都要他拿主意,还要兵部司干嘛?

“可汗浮图城那里,让伊州刺史韩威拖住他。”贞观天子对韩威的能力,还是有认识的。

让韩威讨伐阿史那欲谷设,或许有点困难,但拖住嘛,凭甘露川的人马足够了。

“嗯,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各率本部落为仆从,大唐出一军足矣。”

“总管嘛,让侯君集去?”

天子隐隐犹豫。

至于阿史那社尔会不会征战高昌,无所谓,大不了再换执失部、阿史德部等出战就是了。

柯斜沉思了一阵,毅然抬头:“臣有两个建议冒昧提出,不当之处,陛下海涵。”

“其一:既然准许依附的突厥、铁勒部为仆从军,不妨步子再迈大一点,准许世家大族凑出一支仆从军,待遇相同。”

“其二:侯尚书现在为吏部尚书,选拔、任用人才是他的职责,对朝廷更是重中之重,打高昌蕞尔小国用他,无异于杀鸡用牛刀。”

天子的脸色变得难看,起身踢了柯斜一脚。

世家一直被他视为心腹大患,打吐谷浑时拉拢世家、用其本钱还无可厚非,可仆从军,这是明目张胆为世家的部曲张目么?

柯斜阻拦侯君集出战,也出乎天子意料,他难道不是侯君集一方的人么?

然而柯斜的理由也很充分:“朝廷不许世家有兵甲,就真的没有了么?与其掩耳盗铃,不如画出条条框框,拥有兵甲需要到官府备案,达到多少要向兵部备案。”

“同样,世家的部曲,即便现在比较太平了也依然存在,朝廷还不可能去强行剿灭。”

“索性给点甜头,让他们凑仆从军,在外头征战消耗一些,不是更好么?”

对于阻拦侯君集为总管,柯斜更振振有词:“巴掌大的高昌,连臣都看不上,让侯尚书去无益。”

“要是想让他涨资历,对手也得有点份量。”

天子犹豫了一阵,决定第一条政事堂共议。

多少还是心结难消,谁让他们当初支持息隐王的?

哼哼,朕虽然心胸宽广,却也不是没脾气的。

总管嘛,侯君集不去就不去吧,大不了让右骁卫将军郭孝恪登场。

郭孝恪有勇有谋,可惜不能善始善终,但谁也不能忽略他的能力。

-----------------

道政坊,潞国公府。

吏部尚书侯君集须发横张,一个茶碗狠狠砸到地上,眼睛狠狠地瞪着柯斜。

“我待你如子如弟,你就这么待我,断我升迁之路?”

一旁的潞国夫人敲了敲桌子:“暴躁了啊。就不能听听郎中有什么想法再说?”

柯斜轻叹,就知道吃力不讨好。

可有些事情,再怎么不受理解,也得去干啊!

“下官现在的理由,是吏部尚书之位,不需要高昌的微末功劳的衬托,得不偿失。”

潞国夫人精明,已经听到了潜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