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41(1 / 2)

新年的第一天早晨,林晓寒是被一阵凄厉的哭声给吵醒的。

他穿上袄子出门去看,便见到有许多村民朝着不远处的一处破旧的院子走去。

林晓寒走过去看,又问了一起围观的两个人。

才知道原来前几日下了雪,天气实在太冷。这户人家几个孩子都着了风寒,其中最小的娃儿才几个月,昨天夜里又发起了高烧,早晨起来便没了气。

“好不容易生了个儿子,这才几个月而已,就夭折了,造孽啊。”

“他家里也有四亩地,本来也说不上太穷,就是生了太多女儿,全是赔钱货,吃饭的嘴太多了,才越过越差。”

……

村里这样的事情不少,村民们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

林晓寒看了看那间四处漏风的房子,听着村民们的议论,皱起眉头。

忽然房门打开,脸色苍白的母亲抱着个布包走了出来。

那布包里装的就是死掉的胎儿,小小的只有一只西瓜那么大,现在天气太冷,地都冻上了,不好挖开,要天暖了才能把孩子下葬。

林晓寒见那母亲把布包放在了院子里,身后还跟着四个咳嗽的女孩子,各个都骨瘦如柴。

其中最小的女孩儿约莫只有四五岁大,有些迷惑的问道:“娘,把弟弟放在这里,他不会冻病么?”

母亲没有说话,倒是大些的孩子回答道:“弟弟死了,尸体不能放在家里,会臭的。”

小女孩儿明显还不明白死是什么意思,只是懵懵懂懂的又看了包着婴儿尸体的布包一眼,跟在母亲身后回了屋子。

这个年代,婴儿的夭折率是很高的,宝宝死了,剩下的家人还得继续活。

这户人家虽然一直要生儿子,但其实在村里已经算是人很好的。

至少他们生了女孩儿也都照样养着,没人送人或者溺死。倒是家里的孩子太多,让自己的日子快要过不下去了。

林晓寒的心里忽然感到非常的不舒服,一方面是因为村民们的愚昧,一方面是因为原来昨夜自己在外面放烟花的时候,不远处竟有一个小宝宝已经濒临死亡了……

他闷闷不乐回到屋里,看了看桌子上放着的炒货和蜜饯干果。

沉默了一会儿以后,忽然起身去了田哥儿家里。

林晓寒让田哥儿熬了一大锅肉粥,准备和这些炒货干果的一起分给村子里饿肚子的孩子们吃。

他家里储备的年货也有限,一日施一次肉粥,一连七日,便已经是极限了。

再过几日,雪就会化了。天气没那么冷,孩子们的身体也要好一些,就不需要林晓寒再施粥了。

田哥儿也听说了新年村里有人死了孩子的事情,听了林晓寒的意思,自然是十分感动,一直不断的夸奖林晓寒菩萨心肠。

林晓寒听了,却并不觉得高兴,反而有些为这些孩子们感到悲哀。

因为他也只有一人,只能施舍这些孩子们几顿肉粥。也许再过几年,他就会离开陆家村去别的地方。

而他们以后的人生,特别是那些女孩儿和哥儿,却仍然是一片茫然。

除了糊里糊涂的嫁人,守着那几亩薄田,还不知道靠什么才能够活下去。

林晓寒想到了上一世,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

在现代社会里出生的孩子们,每一个孩子都能吃饱穿暖,接受义务教育。

而在大晋朝,村里穷人家的孩子们连顿顿吃饱都是一种奢求。

林晓寒忽然有一种冲动,以孩子的视角,给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写一个故事。

想到这里,他便拿出草纸,提笔很快的写下了一个开头。

府城里首富家的公子哥儿,睡了一觉,睁眼醒来,便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村子里刚出生的女孩子。

女孩子上面还有四个姐姐,家里已经穷的没饭吃了,父母看到她的第一眼,就是要把她溺死……

林晓寒文思如泉,一口气写了一千多字的大纲以后,才放下纸笔。又看了一遍以后,把这些稿纸给收好了。

这个故事他只先写了一个大纲,还没有详细去写。这样的,在大晋朝这种时代,也不知道能不能被人接受。

过年的日子总是过的最快的,一连施了几日粥后,雪终于化了。

正月十五以后,村民们渐渐开始准备起了春耕需要的东西。

陆秋成也跟着开始准备,他刚准备去田里翻地,却发现自家那两亩地已经被人给翻好了。

四处打听了以后,才知道原来前些日子林晓寒一直给孩子们施粥,孩子们嘴巴上不会说什么,心里对两人却是感激的。

这几日趁着雪化了的功夫,就集合起来帮忙把陆家二房的地给翻了。

林晓寒知道了此事以后,心中也是颇有感触。

同时又暗暗下了一道决心,想要在村里办一个免费的学堂,并将此事与陆秋成说了。

对于林晓寒的决定,陆秋成自然也是十分赞成的。

只是办学不是一句话的事情,这后面还有许多的事情。

比如哪儿来的房子作为教室,教书先生从哪里去请,先生住在哪里?他的薪资由谁来付?

要知道村里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