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都市言情>红楼:我是贾琏> 第一百一十三章 还没进门就宠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三章 还没进门就宠着?(2 / 3)

清楚,钱庄发行的银票在民间流通,风险是一定存在的。

一旦钱庄倒闭,影响肯定不是钱庄一家,有多少人使用银票,就有多大面积的潜在风险。

等待会试的举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朝廷缺钱,要对钱庄下手收割。陛下的上喻,直接打在民间票号的七寸上,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

这事情的影响巨大,民间钱庄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事先早有准备的央行,在各省设立的办事处紧急挂牌营业,给审核民间钱庄的营业,合格的发放营业执照。如果没拿到营业执照,等着关门吧。

庆幸的是上喻中有明确了时间和期限为两年,也就是说,两年的时间后,还没拿到营业执照的钱庄,那就是自寻死路了。因为这个时间限制,民间的金融商业行为,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市面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目睹了整个事情发展的贾琏,在家中只能是连连感慨,真的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

当自己将一些现代理念和存在的风险在与张廷恩的交流中提出后,承辉帝的大臣们,很认真严肃的考虑了进去,并且在执行的时候与权利完美配合,打了一场速度极快的战争。在所有人没有充分理解并且做出有效的反应前,央行和三地分行试点成立了,民间钱庄的监管体系也基本完成了草创。

这主要得益于官方到民间对商人骨子里的不信任。传统道德体系对于不事生产的商人,素来是不信任的,认为他们是奸猾的代名词,无商不奸。

所以在民间的商人,不管是不是诚信的商人,都要挂一个童叟无欺的招牌,失去了信誉,在大周朝这片土壤上,真就没有生存的空间。

别人从整个事件中看到了什么,贾琏不关心,他只关心自己看到的事实。

皇权真是太强大了,大到了没有上限的程度,想想就觉得骨头里发凉。

皇家集权的时代,坐在皇位上的那位的个人能力,实在是太重要了。

一个朝代的兴衰周期,往往是由某皇帝在位期间的作为决定了周期长短。

后世史学家人为明朝实亡于万历,本质上是说明朝因为万历而加速了灭亡的周期。

事情办成了,新一年的春节临近,承辉帝论功行赏。户部尚书张廷恩加文华殿大学士,这是朝中的事情,后宫里的元春,晋封为妃,也称元妃。

具体到贾琏个人头上,没有爵位上的具体好处,裘世安来荣国府宣旨的时候,荣宁二府喜气洋洋的大开中门迎接。

两府男丁中,贾赦、贾政、贾珍、贾琏、贾珠、贾宝玉、贾蓉到场,其他人没资格。

裘世安面无表情的等贾府摆好香案后,一本正经的宣读旨意。

明面上的旨意内容,贾元春贤良淑德,在宫里表现出色,晋封为妃,贾家教育的很好,赏赐若干财物。具体的爵位赏赐,一个没有,散官也是一个没有。原本怀着美好愿景的二房众人,全都落了个空欢喜。

宣旨之后的裘世安没立刻就走,面无表情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冲贾琏道:“陛下有口谕,贾琏单独留下听旨,余者回避。”

荣禧堂内众人立刻退避,具体到个人的心态不得而知,出来等待的时候,贾赦的下巴一直没有恢复正常的角度,没有四十五度角看天那么夸张,但三十度肯定是只多不少。二房的贾政面无表情,贾珠低头时,下巴顶到了肋骨上,本就苍白的脸上,血色全无。

贾蓉这厮激动的东张西望,连他老子警告的眼神都给忽略了。年幼的贾宝玉,敏感的意识到气氛不对,喊了一句“我去找老祖宗说话”跑了。

贾母这边,看着一脸【与我无关别在意我】的邢夫人,再看看表情刻板的王夫人,还有眼神复杂的李纨,心里暗暗叹息。余光瞥一眼眼神流转的尤氏,这位在悄悄的看热闹呢。

贾母心头突然冒出一个念头,等贾琏的媳妇进门,该不该让大房搬回来呢?以她对大儿子的了解,大概是不愿意回来,在东跨院自成一体多自在呢?

此事之后,说什么都要让贾琏搬回来住,不能再住东跨院了,不合适了。

早先贾母让贾琏搬回来,贾琏没行动,贾母也就算了,现在真不能等了,再等下去又要闹笑话了。尽管京城了荣国府的笑话已经不少了,这一次真不一样。

以前别人最多笑话一下荣国府当家男丁不成器,一个直接摆烂,一个多次放弃外放机会,安心在京做快活官无所作为。如今呢?贾琏还住东跨院,一准有人传贾母老眼昏花。

荣禧堂内,裘世安笑容满面的对贾琏道:“上喻!”

贾琏要做大礼参拜,裘世安伸手拦着:“圣人说了,就是两句家常话,不必大礼。”

贾琏坚持大礼完毕,裘世安也没有强拦着,只是笑道:“别跪着了,起来听旨。”

等贾琏站起了,裘世安继续:“圣人问你,来年会试可有把握一甲?”

贾琏一听这问题,顿时眼珠子一阵乱转,感情在这里论功行赏呢?

回头即便贾琏的试卷落选了,皇帝也能强行从落卷中找出来是吧?

【您是懂怎么当皇帝的!】心里一阵感慨之后,贾琏不敢让裘世安等太久,赶紧回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