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都市言情>红楼:我是贾琏> 第八十五章 朝野沸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五章 朝野沸腾(2 / 3)

放屁,古人则真的当一回事。别说誓言了,就算是诺言,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也是千斤之重。李白有诗云: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人类就是这样,每一次将道德底线丢掉时,获得的巨大利益驱使人类下次继续。渐渐的沉迷于其中,终有一天遭到反噬。

当着贾蓉的面,李亨拆信阅读,字数不多,仔细的看完后,李亨有一种被醍醐灌顶的感觉。其中有一句话,让李亨觉得仅此一句就足够了。

这句话是【有多少报童,就有多少双眼睛在替你看着这个城市】。

李亨毫不犹豫的让内侍点灯,然后把信烧了,这还不放心,丢在盆里浇水,搅和一番才作罢。一切都是李亨亲自操作,起身后的李亨脸上的笑容越发的真诚,交代身边的内侍:“让印刷局再印五百份,免费送往城东,每一家店铺都要送到。”

…………

新一期的《京师民生报》如同在京城里点了一个核弹,炸的这古老的城市如同地震一般。

《揭帖论》如同一把利剑,刺穿了那些藏在阴暗角落里的虚伪的面具。

【揭帖如水底翻起之沉渣,恶臭令人作呕。】

【不讲证据的有罪推论,无耻,无赖,无底线!必将导致人人自危!】

【圣人讲礼,揭帖之恶,如同将礼之一字丢在地上,再踩上一万只脚。】

【揭帖,谋逆之发端也!】

整篇文章在贾琏看来,全是技巧,没有感情。

可是在这个时代的读书人眼里,这是有人在将揭帖放在太阳底下还不够,还要用火烤。

从饭馆酒肆到街头巷尾,从国子监到顺天府的府学,再到民办的青云书院,几乎每一个人都参与到一场大讨论中。

辩论的双方主要为,甲方:揭帖的存在有正面意义,可以作为监督官场的一种补充手段。

乙方:监督官场有龙禁尉,有监察御史,那么请问,揭帖应该由谁来监督,怎么监督?

吵架从动嘴到物理说服,区区一个揭帖,因为一篇文章,导致了国子监、顺天府学、青云书院等民间学院,以及茶楼酒肆,爆发了大大小小近百起读书人互殴事件。

这可不是豆腐脑咸甜之争,大家停留在嘴上的口嗨。

因为造成了实际伤亡,顺天府的衙役出动了十八次,更多的斗殴因为双方各自罢战,回去养伤而没有记录在案。

很快人们的争论就转移了阵地,因为《京师民生报》在第二天加了一个增刊,刊登了两篇立场对立的文章,还是围绕揭帖在吵架,这次吵架的方式是写文章,还用的白话文。

【官员有相应的监督机构存在,那么言论呢?难道就不需要监督么?】

【《京师民声报》的存在,地址在官方登记注册,有据可查,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

【报纸的存在,可以在明面上发表言论,方便官府监督。】

【当今朝廷君臣贤明,在报纸上发表观点固然没事,是能保证将来不是奸臣当道?谁能保证,报纸不为奸臣所有?】

【你吃饭噎着了,难道就不吃饭了么?】

《京师民生报》两篇观点对立的文章,如同在烧沸的油锅里加了冷水,动静彻底闹大了。

最初发揭帖的人,想达到的目的,彻底的被带歪了,什么张阁老,什么摊丁入亩,哪有在报纸上吵架重要。哪有在拿到报社的润笔来的香。

《京师民生报》每天都被一群读书人堵在门口,最后逼不得已,在门口弄了个大箱子,上书【投稿箱】,边上小字标注:投稿需知,一二三四。

民间的风波在沸腾,官场上的风波也在继续,只不过,有人想借民意说话,现在只能是一场空了。民间闹不起来,官场上也闹不大。

每旬一次的御前内阁例行会议召开,心情不错的承辉帝走进会议室,面无表情的看一眼诸位阁臣,受了阁臣们一礼后,微微鞠躬点头:“诸卿安!”

流程是太祖定的,阁臣抱手鞠躬问安,皇帝回礼,然后才正式开会。

御前会议的特点就是给足了阁臣面子,不用行大礼,而且在御前有座。

“陛下,臣奏请推行摊丁入亩之策。其中道理,奏折中已说明。”张廷恩站起说话,承辉帝冲他笑了笑:“爱卿请坐!”

张廷恩坐下后,李清站了起来:“陛下,臣以为,摊丁入亩事关天下稳定,当缓行。”

“真可笑,明知道利国利民,为何要缓行?”

“你说的轻巧,一旦推行,朝野反对,沸反盈天,甚至引发民变,你来负责?”

“真可笑,民变,什么是民?给朝廷纳税服徭役的才是民,这些民拥有的耕地不过天下耕地的半数,却要承担所有的税赋和徭役。李阁老的心里,真的有拿民当人么?回答我!”

张廷恩语气变得格外严厉,李清却依旧面无表情的对视,毫无畏惧之意,反倒问一句:“请问张阁老,朝廷法度,上下尊卑还讲不讲?官与民一视同仁,这又是哪家的道理?”

两个排名靠后的阁臣剑拔弩张的对峙,其他三位阁臣如同雕像一般,表示:可以当我不存在,我不介意的。

张廷恩抓起了茶杯,李清则拿起了面前的砚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