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情、疑情
为什么说思情和疑情是一个级别?你要是看过阿含经,也就大概能理解了。
在三禅第三天里,人对周围的黑暗产生疑情。黑暗中有什么呢?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只要有疑问,那就肯定有答案 这是相对关系。比如说,大家在这里提问,我的回答让你满意,这是一种答案;我的回答不靠谱,也是一种答案;我不回答,也是一种答案。任何可能性都是答案,就看你怎么理解和接受了。
咱回到主题上。
当产生疑情时,就有了假设的答案。黑暗中有什么呢?有人就假设黑暗中有别人 问题就出在这里!在这种假设前提下,人就开始产生孤独感,这个孤独感就是思情!
在我们的用词习惯中,思念都有针对性的对象 思念母亲、思念情人等。这个孤独一词就没有针对性的对象,你想朋友也是孤独,想亲人、想爱人都是孤独。所以说,这个最初产生的思情更接近孤独感。
前面讲疑情会发展成不安,再进一步就会成为烦躁。这个孤独感也一样,很快就会发展成不安,再进一步就是烦躁。
到了二禅第三天,在孤独感的驱使下,你也会去探索黑暗,去寻找同类。所以说,这个思情和疑情是一个级别,同样可以用来参破一切苦情。
而且,这个思情还是业力产生的直接原因。你一个人做梦,那就是梦。自己一个人创造出来的幻境很脆弱,很容易破碎。但是你因为感到孤独而去寻找别人,那这个梦境就不是你一个人的梦境了。很多人一起做梦,梦境越来越坚固。
在这个孤独感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两种情况。有人是自己主动去寻找别人,就是动起来了。有人是坐着等,心想:好无聊啊!要是有人来找我一起玩就好了。
这样两种愿望开始产生共鸣:向外寻找别人的人 死后就生到了坐等别人来的人的梦境里。
接下来,就是阿含经的内容了!坐等别人来的人,因为这个世界是他创造出来的,所以他对这个世界有更强的控制力。而那些生到这个世界的外人,他们的控制力就比较弱了;更重要的是,每一次重新出生,人会失去记忆。这些新来的外人们因为没有了前世记忆,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原来的主人创造出来的,所以就大家一起尊奉这个世界原来的主人为天王,这也是神创论的起因。
神创论并不是别的哪个宗教先发明的,佛陀早就对神创论解释的很清楚了!
以上是从上到下的演化过程!那凡夫从下往上修行又会怎么样呢?
当一个人间的修行者修到初禅第三天大梵天的时候,他能回忆起自己生到大梵天后的前世 就是从生到大梵天开始到生到人类为止。这段前世记忆他能找回,但是他却不能找回大梵天以上那些天界的记忆。所以,这个修行者就认为大梵天王就是造物主 整个世界乃至所有有情生命都是大梵天王创造出来的。所以,人类应该信奉大梵天王 这就是印度四大种姓制度的来源。
婆罗门由大梵天的口中所生,所以只要动动嘴祈祷一下,充当人与神的传话员,就可以过无忧无虑的生活 就是宗教人士。
刹帝利由大梵天的肩膀所生,肩膀是最有力量的部位,所以刹帝利掌握国家权力和军事力量,是权力贵族。
吠舍由大梵天的双手所生,手是用来劳动的,所以吠舍是劳动平民,生产食物和消耗品为上面两个贵族阶层提供服务。
首陀罗由大梵天的双脚所生,所以注定被踩在脚下奴役,是奴隶阶层。下面两个阶层还分出很多职业。不但不同种姓之间不能通婚,连不同职业之间也不可以通婚。你只要生为哪个种姓、哪个职业,一生就已经注定下来,永无翻身机会。
再回到主题上!
佛陀的弟子中有迦叶三兄弟,这不是首座大弟子大迦叶,是拜火外道迦叶。他们修行超越了大梵天,到了二禅第二天无量光天,这个天有冷暖觉,就是火大。迦叶三兄弟的修行未能超越这个天,他们就认为这个火大是宇宙中最根本的元素,是无法超越的元素,所以就开始拜火。后来遇到佛陀,比了很多神通之后彻底拜服,向佛陀正式皈依,成为弟子。
因此,这个思情也是最初产生的苦情 参思情也可以参破一切苦情。而且,这个思情也是移居别的世界的直接原因 所以可以用来移居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希望有人生到他的极乐世界,你又希望自己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这样两种愿望产生共鸣,你死后就很容易生到极乐世界去了。
咱们再分析分析苦情!
疑情属于贪物,探索黑暗属于追求知识吧 追求知识也是贪物,思情属于贪人。贪人、贪物都是贪 有贪念就有苦!
思情、疑情发展成不安,下一步焦躁,然后你就动起来去寻找贪念的对象了。当你的思情得到满足的时候,也就是找到了别人的时候,你会升起欢喜心。同样,你的疑情得到满足的时候,在黑暗中找到了你想找的东西的时候,你也会升起欢喜心。由思情带来的欢喜心,我们也叫爱情,友情、亲情都包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