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武侠修真>仙灵书院> 第二十一章 书院的秘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 书院的秘密(1 / 2)

赵叡表面上儒雅温文,实际为人机敏滑头,他肯为仕途拼搏,肯耍手段。从前,父辈要他编制从仕,他就努力去考。近来,朝廷重视玄法秘术,他就专心去学。从政之后,为了办好差事,他不忘与同僚们保持好关系,经常陪同应酬寻乐,但根本都是为了自己的事业。  最近,让赵叡念念不忘的是,上一次李知府和神秘黑衣人交谈中所提到的,什么仙灵书院存有什么宝藏。  从李知府和神秘黑衣人对话的神情来看,并且此事能被大家口口相传,必不是什么空穴来风,莫不是书院底下藏有什么绝世神功,如能拿到手,岂不是省去多少年的努力拼搏?  眼下大山居士被囚禁于城墙上城楼一侧的一间草屋中,赵叡寻思着大山居士在仙灵书院上班许久,也许能知道一些什么。于是赵叡便问大山居士:  “大家都说仙灵书院地底下藏有宝藏,真有这事吗?”  大山居士虽被束缚着,却还是一身正气且漠然地回应:  “我书院只有笃行慎思,自强不止的校训,没有什么地下宝藏。”  赵叡十分不满,把语气加重了,呵斥到:  “老头,你莫要耍能耐,官府对待你不差,你再要耍滑头,我押你进牢狱去和老鼠臭虫作伴了。”  这时,一位侍从进到屋内,走进了赵叡,附于耳根旁悄声地说话,说是李知府要赵叡把大山居士押解去正堂,有位大人物来了,要见大山居士。赵叡得令后,挥手示意那侍从退下,便对大山居士说:  “有位大人要见你,你最好老实一些,不然没你好果子吃。”  大山居士把头转向一边,不想理会赵叡。而后,几个衙差进了草屋,把大山居士再捆紧一些,蛮横地推着大山居士出门。  城楼正堂里,李知府正在和朝廷来的大人物讲话。那位大人物,正是人道四品大官,皇家御林军校尉,十六皇子的专属侍卫陈总管。陈总管出身于练武世家,他年轻而英姿勃发,身材高挑而健美,总是一身轻便的密探着装,有些侠义武者的正派作风。  陈总管见大山居士被几人推搡着带到前堂,他连忙叫停住那几个干事的衙差,然后快步地走上前,亲自为大山居士松绑。  这一下让大山居士一时竟然愣住,不知说什么。  陈总管向大山居士自报了家门,又热切地向大山居士赔礼:  “失礼了,请问道士阁下如何称呼?”  大山居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挺直了腰板说:  “我是仙灵书院的大山居士。”  陈总管继续作揖赔礼,说到:  “此前都是一些误会,还请大山居士见谅,请休息片刻,稍后我亲自送你回书院。”  大山居士就撇过头看着陈总管,怨怨地说:  “把我绑起来的是你们,给我松绑的是你们,把我抓来的是你们,现在要送我回去的还是你们,所以你们究竟是什么意思?”  “大山居士也别要站着了,请坐请坐。”陈总管稍微弯了下腰,做出一个请的动作,引导大山居士到旁边就坐,然后接着好声好气地解释,“真是误会,误会。坊间传闻,说什么朝廷与仙家人有隔阂间隙,那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我朝十六皇子殿下奉命总督左州事务,就是要修复朝廷与仙家人的关系。”  大山居士就近一把椅子坐了上去,又整理了一些着装,也不回应陈总管。  陈总管转过头,以一种劝说的口吻,对李知府说:  “李大人,快点向大山居士赔礼道歉吧。”  李知府早已看得目瞪口呆,从前总是听闻达恭皇帝很厌恶仙道人,这一次怎么来了个忤逆皇父的十六皇子?李知府还不明白,陈总管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毕竟人家官品比自己大许多,还是要顺着陈总管的话做事,于是李知府拉着赵叡一起向大山居士鞠躬致歉。  大山居士见此盛情,心中的不满也消散许多,说到:  “既然是误会,那我也不多追究什么了。不过若是真的有意相处,也不用给我送什么行了,我现在自个儿就可以回去。”  “全听大山阁下的意思,那请让我送阁下到城门口。”陈总管还是很恭敬谦卑地说。  于是,一等人便相互请步,出了厅堂,一边客气谦让,一边走路,仇怨好像全都没了。一行人下了城楼,陈总管带着队伍往城门方向走了两步,  突然地,有几个兵甲大声喊道:  “有刺客!”  原来,农大柱与张桑早就埋伏于城楼之下,见到大山居士出现,便以为官府的人要对大山居士不利,来不及多想,于是就要冲上前救人,他们两个,一人执剑,一人持斧飞奔而来。官府的几个兵甲见势,横刀跨步上前阻拦,全被农张二人一一击退,不一会,农大柱与张桑就快冲到各位官人们面前。  李知府吓得躲到大山居士身后,赵叡从衣袖中摸出一张魔犬符咒做好召唤准备,陈总管冷静地拔刀准备应战,而大山居士终于认出是自己学生,张开双手拦住双方,大声喊道:  “停停!停停!”  农大柱和张桑见是大山居士,便停下脚步,各自站定戒备起来。  大山居士继续呼喊:  “误会,误会。自己人,是自己人”  听闻来人是大山居士的学生,误会消除,陈总管也收起刀,夸赞起农大柱和张桑:  “早听闻仙侠人,个个仁勇义胆,今日一见果真令陈某人佩服无比。”  接着双方各自收回兵器,又是相互客气恭维。自从陈总管出现后,官府和书院两家人原本紧张对立的局面一步一步的缓解,在陈总管的高情商运作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