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542章 石板印刷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2章 石板印刷术(1 / 2)

第542章石板印刷术

包括实验所用的绿矾也没想象中那么好找。

绿矾虽然在一些药典中被记载为中药,但实际因为毒性太大,福建的医家几乎不会用到此物,所以在泉州药房里根本找不着。

王文龙还是问了李国助才知道,绿矾在这年代主要用处是配火药。

天然的黑火药在运输之中很容易分层,且太易燃烧,绿矾是极好的稳定剂,以一定的比例加入黑火药中可以帮助火药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还能减少火药受潮的概率,另外加入绿矾的火药燃烧也会更加充分。

绿矾在这年代的明军制式黑火药中用量极大,开采和利用都受到朝廷的控制,在福建沿海这种民造火器盛行的地方就更是受到朝廷的严控。

好在李家也不是什么良善之家,家中私库就藏有足够数量的绿矾,听说王文龙要用,李国助直接派人给他送了一筐。

绿矾加热之后生成的三氧化硫气体通过铁制导管被导入水中,按王文龙设计应该会生成硫酸。

他看到铁盆中的液体开始变色之后就让李国仙退出去,自己也在脸上包了一层湿布,虽然不知道有没有效果,但这样的防护总是聊胜于无。

当硫酸开始缓慢生成,王文龙自己心里也有些没底,他不知道这些绿矾的纯度有多高,更不知道煅烧绿矾矿石会不会生成什么其他的有毒气体。

一直到水中不再冒出气泡,王文龙又烧了一炷香的时间,确认铁盆中的绿矾矿石已经被煅烧干净,他这才小心翼翼的将出气管移出反应釜。

用玻璃棒蘸了一滴反应釜中得到的液体滴在旁边的石灰石上,很快石灰石上就冒起泡泡来,王文龙这才放心,看来自己得到的硫酸浓度足够腐蚀石灰石。

王文龙接着连忙打开窗户,将室内逃散出来的气体散出去,见王文龙实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李国仙问道:“下午还要做实验吗?不如一起到街面上去转一转,我听人说泉州市面上出现了不少洋货呢。”

闻言王文龙感叹道:“这些洋货都是荷兰人运来的,我就怕荷兰人给咱们大明海商添乱子。”

李国仙道:“相公总是心里想着事情。”

王文龙摇头苦笑:“并不是我多么胆小,而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潜力太过庞大,只需要十几年时间就能成为大明海面上的庞然大物。”

荷兰人在原历史上的这个时间段只进攻过澳门一次,对应的该是郭居敬年初回澳门的时候,这一次荷兰人的行动是王文龙原时空的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

西班牙殖民帝国和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两套殖民思路。

西班牙人殖民使用的还是帝国管理体制,殖民地对西班牙人来说是新占领来的领土,国王会往领土上派总督,建立一系列官僚机构,用这些官僚组织对当地进行掠夺。

而荷兰东印度公司包括后来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之所以叫做公司,就是因为他们已经完全转变为商业机构的运营理念,这些公司不在乎能否控制殖民地,只在乎用什么方式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东印度公司的殖民方式更灵活,在现在的大明海商眼中,其实荷兰人比西班牙人还好相处一些,因为西班牙人对殖民地有一种保卫领土的责任感,而荷兰人在公司体制下只追求利益,他们不在乎什么脸面,只要有钱挣就行,这给大明海商所留下的印象就是荷兰人会更好说话。

但王文龙却知道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真实形象远不止如此,他们现在好说话只不过是因为荷兰东印度公司还在扩张布局的阶段,对于华人商贩没有必要起冲突而已。可一旦荷兰人站稳脚跟,他们分分钟可以撕破脸。

荷兰人的外号叫做“海上马车夫”——这()

外号可没有听起来那么朴实随和,“海上马车夫”的本质是垄断航线运营权。

比如历史上荷兰人在台湾设立热兰遮城后,就要求所有去往荷兰殖民地贸易的大明商船都到热兰遮城跟荷兰人做交割,交割下来的货物由荷兰人自己组织船队运往荷兰的殖民地巴达维亚。

原本大明海商送货上门直接到巴达维亚做生意,货品稀少,价格自然能够喊得很高。

可等到荷兰人直接把货物在台湾就交割完毕,迫使大明商人在家门口的台湾岛卖货,能到达台湾的海商自然比能够远航巴达维亚的海商多多了,于是大明商人在台湾岛上直接削价竞争,使得荷兰人进货价格大减,多得了好大一份利益。

从台湾往巴拉维亚运货的船队很多也是从大明商人手中雇佣的,但这些船队装的是公司的货物,只是挣个物流费用而已,不像原历史上可以轻而易举的发大财。

而对于不听他们话,跑到东亚洋面上乱做生意的海商,荷兰东印度公司规定凡看到没有公司旗帜的船只,荷兰船队就可以行使私掠权。

历史上一直到郑成功打下热兰遮城、***,迫使荷兰人和郑氏集团签订单方面贸易协议,荷兰人才不得不从嘴中将这块肥肉部分吐了出来。

但郑成功只是东亚的特例,荷兰人对日本缅甸印度也是用的同样方法。

包括后来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是同样的做法,这个搞法,使得通过海贸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