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519章 明代的名贵海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9章 明代的名贵海鲜(1 / 2)

王文龙听到李国助称对面人做欧叔叔,心中已有几分猜测,果然就听李国助给他介绍道:“远处码头上的正是我同你说的欧叔伯,讳华宇,他可是长崎的大人物,和我父亲相交甚密。”

王文龙点点头,两人先坐上接驳船去码头上见欧华宇,上岸之后李国助先上去拱手招呼,王文龙也跟着拱手道:“欧叔叔好。”

听到王文龙一口标准的福州话,欧华宇颇为惊喜,看着王文龙问道:“这位后生是谁?你也是福州人?”

“在下王文龙,是建阳人。”王文龙笑着说道。

欧华宇还小声嘀咕:“建阳人福州话说得如此之好?”

欧华宇身边的幕僚也有通文墨的,连忙介绍说:“东翁,这位王建阳可是个了不得的名士,几年前帮助徐抚台解了八闽的粮荒,如今家家种的马铃薯就是建阳先生让徐府台从外地引来的。建阳先生的文章也是名满天下,当今天子都要看他的书呢。先生凭着文章名气,如今已经到京中授官了。”

“呦,如此利害?”欧华宇吃了一惊,打量着王文龙道:“我见先生年纪轻轻,还以为是个晚辈呢,怠慢了,怠慢了。”

王文龙笑着说道:“李旦是我的岳丈,我又与国助兄弟论交,您是我岳丈的生死弟兄,在下本来就是您的晚辈。”

“嘿嘿,果然是读书人,就是会说话,”欧华宇高兴笑道,“那咱们就一起进港吧,我船上刚弄到了大海货,中午便烹来下酒。”

如今的日本虽然有大量倭寇在大明沿海活动,但是按照幕府的法律却是进行海禁政策的,国内合法对外通商的口岸只有直属于幕府的长崎一地。

大量的大明商人都聚集在长崎,其中福建商人又是最大的一股力量。

而福建商人自己还有内部划分,福州人讲福州话为一派,莆田人讲莆仙话为一派,泉州漳州人都讲闽南话,又是一派。

欧华宇当年也是为了生计跑到长崎去做生意的华商的一员,但是阴差阳错混成了“打行”,因为他并没有本钱做生意,最初只能依靠团结在福州同乡,通过给其他在长崎的中国商人设赌、放高利贷、经营招待中国人的妓院、帮助其他商人收账等等方式敛财。一来二去成为了长崎的头号黑老大。

不过欧华宇和其他的长崎明人黑社会不一样,他心胸开阔,广交朋友,愿意帮助所有大明商人,甚至包括日本商人、英国人荷兰人有事情求到他,他也会帮上一把。

因此欧华宇在长崎的华人之中积累了很大的威望。

早年间李旦还是个小海商之时就和欧华宇拜了把子,后来有一次李旦跑吕宋贸易货物被海盗所夺,李旦死里逃生,但是欠下巨款,连福建都不敢回,只能蹭别人的船跑到日本找到欧华宇。

欧华宇二话不说就给出巨额资金,让李旦拿着这钱去租船办货,李旦由此才能翻身。

后来李旦发达之后也投桃报李,带着欧华宇一起做海贸生意。

两人联手起来一度拿走六成的幕府所发贸易许可“朱印状”,成为日本对大明、朝鲜、琉球三国贸易的最大势力。

如今的打狗港已经有一千多人口,相当于内地一个较大的镇子,围绕着打狗港,周围还有十几个移民屯垦村,附近辐射的移民人数恐怕接近万人。因此一些生活的配套服务业也已经出现,欧华宇上岸之后就已经叫人去找打狗港的戏班,打狗港的这些百姓居然养活了一个戏班,这戏班专门唱布袋戏。

戏班还没到来,饭菜先做好了。

厨子端上一盆葱香四溢的清蒸石斑鱼,座上欧华宇辈分最大,鱼头冲向他,并且由他站起身来夹第一筷子。

吃了一口石斑鱼,欧华宇慢慢咀嚼,脸带满足,笑着说道:“这厨子跟着我从福建到日本,手艺着实不错,建阳、国助,你们都来尝尝。”

王文龙也夹了一块鱼肉,放入口中一嚼,果然是火候到位,石斑鱼皮的胶质感也完全蒸出来了,同时鱼肉蒸的恰到好处,一点也不过老,调味只用葱姜盐豉,稍淡,正好衬托出了石斑鱼的鲜味。

眼前这条石斑鱼只有七十几公分,算是正常的野生石斑鱼大小,王文龙原本以为让欧华宇夸耀的美味多半得是巨型的大石斑鱼,却没想到欧华宇闻言就大摇其头道:

“太大的石斑鱼煮出来之后肉会发硬,不中吃,就是这手臂加一掌长的石斑鱼刚刚好,若长过两个手臂,便是扔货了。”

后世要上拍卖会的一二米大的巨型石斑,放在这年头被捕到了说不定直接就被渔民做成鱼饭海上吃了,因为根本卖不上价。

台湾海峡的野生石斑鱼最大能长到一两米长,但这年头又没人爱学着日本人吃刺身,石斑鱼越大刺身口感越特别,可煮熟了就满不是那一回事。

现在的日本还没有进入江户时代,所谓美食也就是个荞麦面啥的,欧华宇这样的福建人在日本混出头了,第一件事就是赶快找个福建的厨子过去伺候,对于日本的饮食,那是一点也看不上。

欧华宇的这身肥肉真不白长,他对于美食有相当追求。

吃过清蒸石斑鱼,接着便又上来蚵仔煎、响螺片,另外新鲜的海胆黄也用银盘端了一大盘上来,到最后登场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