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都市言情>太岁至尊> 第144章 切利支丹(其之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4章 切利支丹(其之二)(1 / 3)

黄昏前由拳镇下了约一个时辰的小雨,虽然短暂,总算驱散秋日遗下暑气。  南宫寻常、陈至、张郸便是在小雨方歇时候出车,直靠寄宿游剑“灯庐”、廖冾秋、赵洞火的民居而去。  自从那夜玄衣卫来过之后,大多数觊觎“灯庐”的势力纷纷撤去周围耳目,只剩下了几方。  陈至不时撩开车帘,确认有多少疑似在监视的人采取动作。  修罗道和玄衣卫不会动手,但想必玄衣卫一定埋下力士甚至校尉准备探清最主要几人的去向。  陈至希望“切利支丹”在躲藏形迹这点上足够小心,因为接头之后,只有任接头人带路,如果不够小心难免给人跟到“切利支丹”老窝去。  这寥寥几眼里,陈至唯一能够确认的只有“兖州剑神”李用刀,这人也不偷摸,直接就在附近小二楼的酒家露台买醉。  看到容栖客栈驶出马车,李用刀惊慌失措,转身便要起身下楼,他既没本事翻身跃下又没结算酒钱,和酒家伙计发生争执厮打,一时难分高下。  这浑人的背后应该是南宫世家其他人,看这监视之人懒散样子,相关之人还是未能及时赶到由拳镇来。  接到廖冾秋,连赶车的刀手都可省下,廖冾秋会赶马车。  在陈至的授意下,这驾马车最终是从视野最广阔的出口先行出由拳镇来,离开半里之后,陈至能发现的跟踪者就只剩下了那只在十多丈空中的灰翎乌鸦。  玄衣卫将官饲育奇禽,毕竟难以摆脱,如果无辜击落又形同针对其开战,更难避免后话。  这时候开始,毕竟已经日落,陈至说明被玄衣卫奇禽跟上之后,南宫寻常便让廖冾秋能否熄去灯火行车。  廖冾秋可没有夜中视物的本领,游剑“灯庐”轻鸣一声,被众人从布包中解放。  游剑“灯庐”圆形罩光只向车头延伸照去,形成一个椭圆光罩,所照之处地面亮如白昼。  众人早就在见过之后消化掉“灯庐”的用法信息,知道它所发出的光在外看来等同无光。  陈至彻底掀开布帘,黑夜之中,借着月光那只灰翎乌鸦的轮廓也显得模糊,想必在它眼中马车轮廓也是一般。  这路上,靠这点优势能不能真正甩掉它却是个未知数。  真野段平留下的线索,又是一处村落。  不过不同于之前和萍水连环寨的接头人接头,这处村倒是人人识得那位接头人,更是人人知道“切利支丹”是什么。  南宫寻常随便一问,这村里的人就不光跑去要叫来那位接头人,甚至连“切利支丹”四个字都宣出于口和南宫寻常一众攀谈起来。  陈至对此不得不忧心,比之萍水连环寨的布置,“切利支丹”的安排简直让人无孔不入。  虽然此时已经看不出那只乌鸦的位置,只怕它却是因为探出马车停驻的村落而回去通知人手了。  村人听说有人来找“切利支丹”,又看到昏迷不醒的赵洞火,当下纷纷反而安慰起来南宫寻常,说是“天童子”无所不能,一定能救回这位老兄的性命。  “三不治郎中”张郸对此说不屑一顾,就算那“天童子”真有什么神奇医术,他也要用自己双眼见证之后才肯罢休。  接头人年纪五十多岁上下,在他的这个年纪看来他应该算是其中精壮的,听明事由之后好歹比其他这村子的人更加小心,会装些傻。  南宫寻常这时才拿出真野段平临走前给的木牌,一副木牌比手掌还稍小,上面有刺墨留下的纹印,是个好像是“十字架”的东西外面围着一圈圆圈的图形。  接头人看过之后,这点仅剩的小心也消失不见,喜笑颜开:“这确实是‘切利支丹’诸位大人所持的‘久留子纹’印信,你们得找人担着病人,我们得步行过去。”  “‘久留子纹’?”南宫寻常疑问了一下此图样名称,真野段平可没交待这点。  接头人用他的手指在那个像是“十字架”的部分上面一点:“这个就是‘久留子’,这个图整个儿看就是叫‘久留子纹’。”  “得步行?”“三不治郎中”张郸关心的是另外一点。  “得走着……那病人是得背着或者抬着。”  几个人磨叽了一会儿后,最后干脆是陈至去背着赵洞火,一行人这才启程。  接头人将五个人一路引到一处山根,这里怎么看都像是盗匪会跳出来劫道的样子,张郸一颗心提了起来,他可不想被逼得露了武功。  这山根却有处能通几个人的狭窄栈道,过了这一截,接头人会了两个似乎是看守的年轻人,把五个人领进这栈道之后的开阔地界。  “这些是什么?”到了这处,“三不治郎中”张郸终于忍不住惊呼。  廖冾秋本来也差点出口问起这事,既然有人问了,他也只竖着耳朵等听答案。  栈道之后的林子,仿佛是桃花林,不同寻常之处在于,时属七月,本非桃花季节,众人所见却是桃花鲜艳满挂枝头,鼻中花香也是浓郁。  朵朵桃花,更是偏冷淡紫色中透出粉红,微光悄然而散,仿佛月亮给摘了下来光芒只往花朵上去打。  树上甚至桃与花同存,花与实为伴,美丽艳色突破夜色,奇异景象暗含凄惨意境,初见更觉得这种美景也带诡异之感。  “当然是桃花,诸位初来乍到,难免惊讶。想我第一次见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也是惊讶得合不拢嘴。”接头人倒是介绍地颇显得意,好像这片桃林是他一手栽成的一般。  见了这片桃林,这位丝毫不显老态的精壮老者更显得年轻,口中叫着“我去禀一声”便一人先走。  见他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