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5章 蔡邕入乾(1 / 2)

事实上,孟家最初的心理预期,是能够接受张硕不超过一亿联邦币索求的。然而,他们未曾料到张硕竟然“视金钱如粪土”,丝毫没给协商的余地。

但舍不得东方伯的孟家,最终还是拿出了让张硕心动的筹码,即东汉末年名士蔡邕及其亲属成员,其中包括着名才女蔡琰,蔡文姬。

在《皇朝》中,蔡邕一家的出生地在兖州,原是当地玩家国度凌国的司空,后来凌国被瓦岗国所灭,蔡邕带着家眷出逃。

蔡邕原本打算投奔自己以前的学生,当今魏国的国君曹操。然而,在路上他们却遭遇了一群异人的拦截,被强行带到了姜齐。而这支异人的首领,正是孟家长女孟江雪的姐姐孟君琬。

姜齐的内部阶级划分非常明显,再加上蔡邕心系魏国而非姜齐,所以数月来,他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而蔡邕作为文学类人才,目前也无法给孟君琬个人提供多少实质性的帮助。

在权衡利弊之后,孟君琬表示愿意用自己麾下忠诚度仅为 70点的蔡邕一家换回东方伯。

得知孟家准备用蔡邕父女交换东方伯的消息后,张硕没有过多犹豫,便直接同意了。

目前乾国在军事和工匠方面绝对不逊于周边诸国,但在文学方面却有些不尽如人意,各机构缺乏中、低级官吏。像蔡邕这样的文学、教育型人才,正是张硕目前急需的,而且他对才女蔡文姬倾慕已久,自然不愿错过这个机会。

确定了交易的筹码,接下来就是交易的流程了。由于之前的不愉快,张硕自然不信任孟家,而孟家也对张硕是否会信守承诺持怀疑态度。

在经过一番扯皮后,双方最终达成交易,孟家先将蔡邕送至乾国,然后张硕释放东方伯北归,在姜齐人马与东方伯汇合之后,他们会将蔡琰等家属送到东海郡,届时张硕再释放孟江雪。

交易如期进行,东方伯与孟江雪先后离开乾国,独留卞庄子在风中凌乱。

张硕趁着这个机会,又对卞庄子的忠诚进行了一番称赞,并正式任命其为乾国第五大军,第一军军将,授七等军功爵公大夫。

刚被孟江雪舍弃,又遭张硕不计前嫌的重用,致卞庄子感激涕零,忠诚度直飙94。

“承蒙乾王器重,许以高官厚禄,然草民实无入仕之心,还请乾王恕罪。”

先是国家被灭,后被孟君琬挟持,如今更是如同一件商品一般,被送到了乾国,蔡邕的内心是十分悲愤的。

以致于如今面对张硕的招揽,蔡邕直接毫不留情的直接拒绝,摆出了一副坦然赴死的准备。

而张硕见蔡邕态度坚定,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劝说好的,便打消了乘胜追击的念头,只是让商业司司长麋竺为蔡家在城中安排居所,暂且安顿下来,以后在谈其他事情。

“小试的结果出来没?结果如何?”

待麋竺与蔡邕一行离开后,张硕看向了一旁的王安石,开口询问道。

“昨日教育司那边已经批阅完所有试题,共有283名学子达标,其中多为东海、临沂郡人,但也有一部分来自徐州其余几郡。名单已经呈报到了内阁,等候国君的任命!”

“小吏而已,就不必这么麻烦了,直接由吏治司按各司呈报所需数目,按相应的比例,罗列出具体的分配方案,再呈交内阁审阅即可。”

随着乾国的扩大,国家政务越来越多,张硕已经开始逐步放权下去,只把关最后的审阅与决策。

“谨遵国君之命,微臣回去后就着手此事,两天后重新呈报奏折。”

张硕满意的点了点头,继而看向了另一边的内阁首辅谢安。

“谢爱卿,琅琊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观这几天王子成父的动作,谁都看得出姜齐并无与乾国、田齐死磕的意思,东晋国已经走到了末路,现在主要是没人愿意先开口。”

谢安见张硕看向自己,立即做出了回复。

“周边列国都在虎视眈眈,孤有意让乾国安定下来,然这琅琊王城就是孤现在的眼中钉肉中刺啊。”

张硕叹了口气,继而又道:

“令尊现在是东晋的国子祭酒吧,大家都是自己人,何必继续内耗下去?只要司马绍愿意打开城门投降,孤绝不会伤司马氏一丝一毫,乾国重用崂、孟两国的降臣,也一定不会排斥东晋国的臣子们。”

谢安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吾父自幼便教导吾等要精忠报国,宽厚待人,严于律己,他绝不会因为微臣在乾国任内阁首辅之职,就主张投降。”

“那么谢爱卿可有推荐的人选?”

张硕见谢安只说谢裒不会主张投降,便再次问道。

“臣在东晋有些眼线,听说王悦,王长豫已有归降之心。”

“东晋丞相王导的长子,东宫侍讲王长豫?”

东晋就在乾国边上,张硕对其内部一些重要人物自然有所了解,谢安一开口,他便知道对方说的是谁。

“正是。不过现在他已不是东宫侍讲,随着司马绍继位,他被提拔到了中书侍郎。”

根据张硕的了解,这个王悦深受王导的偏爱,如今谢安表明要让王悦来开这投降的口,表明王导已经准备随着东晋倒台退出权力中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