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皇明圣孙> 第237章 废除海禁的初步构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7章 废除海禁的初步构想(4 / 4)

船要大,大致上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载重量为二千石左右。

而购置这种流行的大船,再加上货物,所需的资本就相当浩大了,即所谓“造船置货,动辄万计”,再加上海贸有风险,一般商人因财力不足,肯定是不敢问津的,所以在元朝,色目商人多具海外贸易经验,加之官本船制度的实施,使得海贸主导权基本掌握在这些人手中。

总之,林林总总的这么多关于商贸问题的细节,不花费很长的时间进行研究,肯定是弄不清楚的,而解缙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好地帮助了朱雄英没有这位专家学者的指导,朱雄英自己从头捋清楚,可是有够让人头大的。

只不过令人觉得有些惋惜的是,大明废除市舶司实在是太早了,洪武三年罢了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七年罢了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而如今已经过去了足足十六年之久,过去那批有经验的市舶司官员,如今已经大多老病不堪用了,这也意味着相关的人才,需要重新培养。

深思片刻后,朱雄英问道:“那老师以为,如果皇室海上贸易规模逐渐壮大,第一步皇室海贸下南洋,第二步效仿元朝泉府司由皇室出本钱鼓励民间大商人参与海贸,接下来第三步和第四步,该如何动海禁可以不造成太大动荡,但又能打破这枷锁呢?”

解缙沉吟道:“第三步肯定是先允许外国商人来市舶司贸易,毕竟皇室已经抓了从大明出货的权力,那贸易有来有回,合该人家也有来大明进货的说法而外国商人敢过来,那接下来第四步就是需要明确放开海禁的范围,可以先在部分市舶司试一试,允许民间商人在市舶司的控制下,自己筹集本钱,进行有限制的海外贸易,让民间的商人敢出去。一个敢过来一个敢出去,如此贸易规模自然就慢慢做大了,而对海外的情况也就更熟悉了。”

“此言极是。”朱雄英微微颔首,“如此既能试探民间反应,又能确保海禁逐步解禁,实为稳妥之策。”

“不过,解除海禁倒是还涉及到一件事情.逃出大明的人口。”

这件事情很少有人注意到,但实际上,海禁配套的措施就是迁海,沿海岛屿星罗棋布是非常不利于防守的,大明不可能每个岛屿都配备军队,而这些岛屿如果有百姓进行生产生活,那基本上就成了倭寇随时可以获取物资的补给点了,因此想要维持海禁就必须要迁海,迁海的主要内容就是把岛屿上的居民徙迁至内陆,以此对抗倭寇和退到海外岛屿的张士诚、方国珍等反明势力的残部。

但迁海政策有一点小小的弊端有的百姓是离不开海的。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祖祖辈辈都是靠打鱼和海贸维持生计的,现在让他们去内陆,土地也不够肥沃,种地肯定是活不下去的,因此很多百姓就直接驾船出海离开了大明,如今南洋有几十万人口都是从大明逃亡出来的,基本都是沿海渔民,其中最大的据点旧港甚至有十几万汉人,而这“国初两广、漳州等郡不逞之徒,逃海为生者动辄以万计”这件事,却经常在大的视角下被人所忽视。

而百姓没了生计,逃亡南洋还算好的,剽悍一些,就直接成盗匪了,“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而海禁一严,无所得食,则转掠海滨”,这也是倭寇里这么多汉人的原因,这一点朱雄英倒是了解的很清楚。

对于这些解除海禁进行开海的方方面面,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十分投入,不知不觉间,夕阳已渐渐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了整个文渊阁。

上课算是结束了,毕竟宫门也得落锁,外臣没有皇帝允许是不可以夜宿皇宫的,这是死罪,解缙过一会儿在天黑之前就得出宫门了。

今天关于废除海禁政策,算是讨论出了一个全方位的构想,朱雄英对解缙的才华也很满意,这是个不错的人才,或许搞阴谋诡计不擅长,但对于这些大政方针和历史知识,却有着足够的能力。

朱雄英站起身来,向解缙深深一礼:“感谢老师今日的指点迷津,学生受益匪浅。”

解缙连忙起身回礼,解缙虽然狂,但也是分人的,他没狂到对圣孙都托大的地步。

朱雄英转身离开,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中逐渐拉长,而文渊阁内,也到了下值时间的解缙却没走,仍静静地坐着,看着他的背影目光深邃,思考起了这位在他来看聪敏好学的圣孙,到底会走到哪一步。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