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太大了,我们这一代代的山里人,在那种地方站不住脚跟啊……”
老汉感慨了一会儿,随即这才回头问道:
“看着你们家里也是有钱的,怎么到这穷乡僻壤来了?”
魏老太笑了笑说道:
“王老弟,我们也都是村子里面的,不过我们那里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生活上比这里好了一些。”
听到这里,王老汉有些羡慕地看了一眼魏老太和牛翠芬。
隔壁的小春花家里。
因为几年前的几万块钱赔偿款,让春花家里比其他村民生活好过了一些。
小春花如今和父亲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大早上,春花的爷爷奶奶就去地里了,春花的父亲大生拄着一根拐杖,正在院子里面的大锅熬着粥。
山村里面的人家,基本上很少吃米面,基本上都是土豆地瓜,煮着吃蒸着吃烤着吃,既能当菜也能当主粮。
大生毕竟见过世面,大人天天吃这些也就吃了,但是春花还小,营养什么必须跟得上,因此家里托人买了点米面,基本上都是给孩子吃。
昨晚上到自已家里住宿的这些人,一看就和他们不同,大生家里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思来想去,大生直接煮上了一锅白粥,配上家里腌制的小酸菜,味道也不错。
“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
山里人结婚早,春花虽然已经十一岁了,但是大生今年也才三十,面色虽然黝黑,还瘸了一条腿,但是小伙子精气神不错,笑眯眯地会来事。
姚玉凤笑着说道:
“这山里空气不错,昨天我们睡得挺好,这不大早上就醒了,你这是做早饭呢?”
“嗯,山里人没什么好招待的,煮了点粥,还有我妈腌制的酸菜,你们尝尝,算是我们当地的特色。”
“对了,大姐,你帮我看着点锅里,我去老根叔家里叫他们吃饭。”
老根叔是村子里面的贫困户,家里的东西都不够那爷俩子吃,这么一大群人,早上肯定没饭吃。
这边,王老根确实在为早饭发愁,手里拿着几个洋芋地瓜有些犹豫,看着面缸子里面剩下为数不多的面,狠狠心,舀了点,毕竟人家大老远过来这边,早上还是做点面糊涂吃吧。
王老汉这点面也是托人买回来的,孩子上学要带饭,学习还费脑子,总不能天天吃洋芋。
“老根叔,您别做饭了,我那边都做好了,带着大家去我家吃吧。”
魏老太牛翠芬看着来人,有些惊讶。
“让大家伙去跟你一起吃吧,我早上都吃完了。”
“你啥时候吃的,我咋没看见?”
牛翠芬疑惑道:
王老汉一脸尴尬。
山里人不容易,他一个老头子少吃点,就能给春花那丫头多留一点。
“我真不去。”
都是一个村子住的,大家平时关系都不错,大生哪能不知道老根叔的这点心思。
一手拄着拐,一手拽着老根叔的胳膊。
“老根叔,赶紧去吃一口吧。”
老根叔无奈,只好跟着一起去了。
清香的白粥,就着自已家腌制的小酸菜,味道出奇的好,虽然不比大王山的伙食,但却是这一路以来,不可多得美味。
“好吃!”
林铁强抱着大碗,吃个不停,眼看着锅里的粥不断减少。
魏老太瞪了他一眼。
“妈,你瞪我干啥,我给你盛一碗?”
大生“噗嗤”笑出声。
“大娘,你们就敞开肚皮吃吧,虽然我们这里不富裕,但是粥管够,你们好不容易过来一趟,走的时候我给你们带上一些这小酸菜,也算是我们当地的一个特色。”
魏老太笑着点头。
“好,那就多谢了,这酸菜的味道跟我们那边不一样,格外的酸爽。”
吃完后,姚玉凤几个人将碗筷收拾好。
魏老太则是掏出一沓子钱,各自数出了一千块,递给了王老汉和大生。
“您这是干什么啊?”
大生拿着钱惊讶道:
王老汉则是赶紧将钱退了回来。
“我们这么多人不能白住,一个人一晚上一百块钱,在外面也算是不多,早上在你们家吃一顿饭,我们饭量不少,算二百,一共一家一千块钱。”
“哎呀,我们这破地方哪能收你们的钱?”
“是啊,奶奶赶紧拿回去。”
魏老太没收。
“拿着吧,对我们来说这钱不算多,再说了,我们还要在这里住上几天,你们不收钱,我们住着也不好意思。”
一千块钱对于魏老太几个人确实不算多,但是对于大山里闭塞的王老汉来说,就是巨款,一年到头来,他们家也赚不到这么多钱。
孩子们出去上学已经不易,就更别说带着作物出去卖了。
这里大山闭塞根本不会有二道贩子过来收。
每次洋芋地瓜成熟,留够家里吃的和作种的,王老汉就让小勇一次带出去点,要么和别人换点生活用品,要么就卖点钱,留着孩子上学用。
去年一整年两季的洋芋地瓜也才卖了八百多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