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更是在民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因为科举成为了平民晋升的重要途径,每家每户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读书识字。
私塾在各个城镇和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随处可闻。民间的学术氛围浓厚,各种学术团体和学派纷纷兴起,相互交流切磋,为大秦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军事上,大秦锐士依旧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虽然经历了士族叛乱的动荡,但在易华伟的整顿下,大秦迅速恢复了元气。军功爵位制度依然是士兵奋勇的基础,而且随着科举人材进入军事领域,战略战术和装备建设都有了新的发展。
匈奴、西羌、东胡等地全部纳入大秦版图,这使得大秦的边境线大幅延长,大秦在这些地区都有了新的部署。
北方边境,面对残余匈奴的侵扰,秦军不再只是被动防御,而是采取了主动出击和修筑防御工事相结合的方法。在边境地区修建了一系列坚固的堡垒。同时,秦军还组织了精锐骑兵,深入西域腹地进行突袭,使其不敢轻易南下。
在装备建设上,冶铁技术的发展为秦军提供了更精良的武器。使得秦军的刀剑更加锋利,铠甲更加坚固。同时,军事后勤保障也得到了加强,粮草运输更加高效。大秦虎贲在周边地区威名远扬。
西羌郡在接收了孟、西、白三族的流放人员后,朝廷并没有对他们放任不管。
一方面加强了管制,防止他们再次叛乱;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他们融入当地的生活。朝廷派遣了大量的官员和工匠到西羌郡,帮助发展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开垦农田、发展畜牧业、修建道路和房屋,使西羌郡逐渐从一个荒凉之地变成了一个有生机的边疆区域。
辽东郡同样如此,冯去疾、冯劫家族的迁徙虽然在初期引起了一些波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也逐渐稳定下来。朝廷鼓励中原地区的百姓向辽东郡移民,带去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文化。
大秦的文字、法律、科技等通过使者和商人传播到了周边地区。
由于科举考试对文化知识的广泛要求,各种学术研究深入开展。史学方面,官方组织编写了详细的大秦史书,记录了从建国以来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为后人了解大秦的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文学创作也十分活跃,文学形式丰富多彩。民间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反映了百姓的生活。
社会秩序在这十年间保持着稳定。随着士族势力的瓦解,社会治安得到了极大改善。过去因世族而引发的各种矛盾逐渐减少。律法的普及也让百姓更加知法守法,秦律体系在这十年间不断完善,更加注重公平正义。
同时,社会福利制度也开始萌芽。朝廷在一些富裕地区试点建立了孤儿院、养老院等福利机构,照顾那些无依无靠的弱势群体。
或许是因为如儒家学者必须经过十年历练(三年学习,三年穷游,四年边郡)才能入朝为官的原因,儒家并没有成为显学)
而科技领域的发展,因为有伊兰在,更是如坐上了火箭一般。
在过去的十年里,玉米、番薯、土豆等高产作物的引入改变了大秦的农业面貌,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科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首先是灌溉技术的深化,新的灌溉系统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渠道引水。
伊兰培养出的初级工程师们自主设计出了更为复杂且高效的水车灌溉系统。这些水车不仅能利用河流的水力自动运转,还可以通过畜力或人力辅助,实现大面积的灌溉,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使得即使远离水源的高地农田也能得到充足的水分。
同时,农具也迎来了革新。铁匠们在冶铁技术提升的基础上,打造出了更加坚韧耐用的铁犁。这种新型铁犁的犁头形状经过精心设计,能够更深入地翻耕土地,将土壤打得更细,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的生长。此外,还有新型的人工播种机和人工收割机也被发明出来。
播种机可以按照一定的间距和深度播种,确保种子分布均匀,提高发芽率;收割机则利用简单的机械原理,能够快速收割成熟的庄稼,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在农业肥料方面,农学院的学生老师开始研究不同种类肥料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除了传统的农家肥外,一些特殊的矿物和动植物残渣混合后也能产生良好的肥效。于是,专门的肥料工坊在一些农业发达地区建立起来,这些工坊将收集来的原料按照科学的配方制成肥料,供应给周边的农民,进一步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冶铁业作为大秦工业的重要支柱,在这十年里有了显著的突破。新的高炉被设计出来,它能够更好地控制炉温,提高铁矿石的还原效率。通过这种高炉冶炼出来的铁水质量更高,杂质更少。同时,为了满足军事和民用对不同品质铁制品的需求,工匠们掌握了炼钢技术的基本原理,能够生产出硬度和韧性都较高的钢材。这些钢材被广泛应用于制造武器、农具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纺织业也不甘落后。纺织机械得到了改进,从简单的手摇纺车发展到了脚踏式纺车,提高了纺纱的效率。而且,在染色技术方面,大秦的工匠们通过对不同植物和矿物染料的研究,开发出了更多鲜艳且持久的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