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2、。(2 / 2)

名儿由我从字典中查阅翻译,不知道是否‘信达雅’……不知您及家人近况如何,盼您回复。此致,敬礼。”

“就这?”大彪爷爷大马金刀地坐在板凳上,开头还笑眯眯的呢,越听到后头越皱眉头,听到“此致敬礼”眉头都成一堆老疙瘩了,他不大相信地问:“这小子罗里吧嗦半天,一句正事儿没有?”

唐棠心道,也不是没有正事儿,沈星河这不是给您介绍那边儿的风土人情和旅游景点嘛。

“还让我去那些名字磕磕巴巴的地儿?”大彪爷爷像知道唐棠在想什么似的,吹胡子瞪眼,嫌弃的不行,“咱又不和德国干仗,我去那边干嘛!”

要唐棠说呢,沈星河这信确实不对大彪爷爷的胃口,老爷子对风景名胜什么的兴趣可不大,他老人家要是看到山看到水,脑子里全是哪里适合架大炮,哪里适合埋地雷。

结果呢,沈星河写了整整三页信,洋洋洒洒全是西德的景点,再不就是当地人的风俗习惯,甚至连即将到来的“五月节”都写了半页的篇幅,期间还穿插着一些沈星河在那边遇到的趣事儿。整体来说,这封信称得上文采和趣味性兼备——可惜鸡同鸭讲,大彪爷爷毫无兴趣。

“还得回信呢。”大彪爷爷大手一挥,随口乱点,“你们谁给回一封。”

这一大家子人吧,唐志华和孟丽云工作忙得脚不沾地,唐文和唐武即将高考,唐兵呢也是中考在即,而且写作文的时候都抠着字数不愿多写一个字,哪能坐下来写信?全家人算来算去也就只有唐棠能出这份儿力。

唐棠轻轻叹口气,认命地接下了给沈星河回信的差事。

她很想问问沈星河为什么不同她道别,也很想骂一骂沈星河是大坏蛋,但是想到他异国他乡独自一人其实有许多艰难的地方,但是信中却只字不提,又想到他在信中说给每个人都寄了礼物,唐棠甚至有点担心沈星河。

出国的留学生原则上不许打工,但实际上国家补贴的钱远远不够花,很多人都会偷偷去餐馆洗盘子或者当搬运工,本来学业就很繁重,课余还要打工挣钱,有些留学生甚至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半晌,唐棠终于落笔,用大彪爷爷的语气写道:星河,你的来信我已收到……

不知不觉写了一个多钟头,唐棠落笔合上笔帽,发现她竟然写了两页,也都是些鸡零狗碎的小事儿,无非是几个大人身体健康工作繁忙,兄妹几个即将考试有点紧张,甚至不知不觉地,她还写了家里前阵子做的油酥玉兰花有多好吃。

也不知沈星河看到信时,会不会像大彪爷爷那样满脸嫌弃。

本来以为沈星河的信只是初到德国的一声问候,没想到六月份、七月份,沈星河的信总是间隔一月如约而至,信的内容和第一次差不多,依旧是听来的景点、遇到的趣事儿,甚至还有路边不知名的好看的干花,或者什么树上摘下来的形状稀奇的叶子,信的开头总是对唐家人的问候,信末总是期盼回复。

唐棠经常看着信就仿佛亲眼见到一个模样清俊的年轻人,他穿着挺括干净的白衬衣,胳膊夹着一摞书,在阳光斑驳的林荫大道上匆匆走过,偶尔看到一株没见过的花、一棵特别的树,他或许会略微驻足,清冷的眉眼间流露出些许的柔和。

沈星河的信中每次也都有提及唐棠,和对几个哥哥一样,一句不多,一句不少,公平得连从前那些年对唐棠的偏疼都没了。

大彪爷爷连第一次的信都不稀罕呢,后面两次的信索性直接让唐棠拆,嘱咐信中如果有要紧的事告知他一声,连听都懒得听了。孟丽云倒是有一回看了沈星河的信觉得挺有趣,转头跟唐志华说:“这地儿不错,以后有机会咱也去逛一逛。”

可惜俩人都忙,过后再也没时间看信。

于是乎,沈星河的信就变成了唐棠收,唐棠回。

……

七月上旬,唐文和唐武参加完高考,俩人和同学在小饭馆里吃了几顿散伙饭,高中生涯正式结束,哥俩儿体谅爸妈辛苦,考完休息了两天,就去孟丽云的厂子里上拉锁去了。

过了一个星期,中考也如约而来,唐棠一早保送了,但还是陪唐兵去参加了考试,唐兵考试完还没来得及浪一浪呢,刘导演已经开着一辆不知哪里弄来的小汽车,将唐兵拉进了《林场谍影》的剧组。

多年以后回想起来,兄妹俩一致认为,唐兵的梦想是从这个剧组起航,而唐棠,是从这里开始成为……富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