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今日的寿星,怎么能劳动你?”
两人在门口寒暄,有小丫头来禀说诚意伯府的世子夫人来了。
陈氏就与大奶奶道:“既是你娘家嫂子来了,你便去迎一迎。”
梅氏等人这才知道,原来陈家大奶奶竟是出身勋贵。
陈家大奶奶福了福身,带着丫头妈妈走了。陈夫人就亲自领着梅氏进了花厅。
花厅里早已坐满了官家女眷,一瞧见陈夫人亲自迎了位面生的夫人进来,厅里的气氛不由一顿。
这时,一位穿着绛色三蓝加金凤穿牡丹缂丝褙子的妇人主动起身,笑道:“这位便是姜大人的夫人吧?”
“正是。”陈夫人点头道,又与梅氏介绍:“这位是我娘家嫂子。”
陈夫人出身柳阁老府,是柳阁老的长女。柳阁老早已致仕,但柳阁老的长子却正任户部侍郎,官途正盛。
“原来是柳夫人。”梅氏笑着福下身见礼,柳夫人也笑着福身给她还礼。
有了开场的引见,再之后梅氏就从容多了。
陈夫人给她引见了厅里相熟的官眷。姜幼白和姜令月也被领着给各家夫人行了一圈的礼,两人各得了不少见面礼。。
待都落座,陈夫人还要忙着招待其他客人,柳夫人就主动相陪。
“听我家小姑子说夫人家的长子才及冠就中了进士,真是少年英才,前途无量!”
“您过奖了。”梅氏谦虚道,“他资质不佳,好在还算勤勉。”
“夫人也太谦虚了。”柳夫人道,“我家老二也是相仿的年岁,成日里吟诗作赋,心思就是不往正道上放。本想着先给他成了家,日后也能有个管束的人,不想这孩子一听成亲立马吓得跑到他哥哥西北任上去了。气的我和他父亲实在无法可想。”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贵府公子出一趟远门,许是就能明白咱们做父母的心了。”梅氏安慰道。
“那就借您吉言了。”
正说着,就见陈夫人与一位丰腴妇人相携着进了花厅。那妇人与相熟的夫人打过招呼,就径直到柳夫人这里来了。
“我还说专门去您府上拜访呢,不想在您家姑奶奶的寿宴上碰上了。”这妇人显得很热情,问道:“上回在诚意伯府的喜宴上见了您家老太太,老太太身体可还硬朗?”
柳夫人就笑着着道:“还算硬朗。”
两人笑着寒暄了半会儿,又有相熟的夫人来找她说话,那妇人才笑着过去了。
柳夫人重新坐下,与梅氏道:“这是锦乡侯夫人。”
想不到陈家与勋贵人家也相交紧密。
“锦乡候家里有位嫡小姐,锦乡侯夫人一心想将女儿嫁进官宦人家,因此与各家官眷走的近些。”柳夫人解释道。
梅氏想起柳夫人说的她家的二子还未成婚,再看刚才锦乡候夫人显而易见的殷勤之态,不由若有所思。
到了午初,陈家开了宴。各家夫人太太在一处,偶有小酌几杯的。她们带来的小姐们俱在一处,却不敢饮酒,只规规矩矩的用饭。
陈大奶奶给她们上了一壶百花酿,“这百花酿只是有酒味,不醉人的。”
绕是如此,这一桌的姑娘们也无人敢饮,就怕一会儿有了醉意丢丑。最后还是柳家的七姑娘按耐不住,小小的抿了一口 ,顿时眼前一亮还要再喝,却被身后的丫头阻止了。
姜幼白看得好笑。想不到古代的姑娘也不全都是木讷的,像柳家这姑娘还是个好酒之人呢。
用过饭,大家便结伴去了旁边跨院。这里戏台子已经搭好,院里又搭了卷棚。一会儿女客在东西厢房,男客便在院中招待。
陈家请的双喜班是京中有名的京剧班子,当家名旦孙月楼唱腔婉转清朗,落音厚重达远,果然名不虚传。
只是再好的音色,姜幼白还是听不懂。她目光落在戏台上,心思早已跑出了十万八千里。
突然听得旁边传来一声嗤笑,“听说姜三姑娘是从雍州来的,想必是没有听过这么好的戏吧?”
姜幼白转头一瞧,见说话的是个身着粉色流彩暗花缎面褙子的姑娘,正是方才柳夫人介绍过的锦乡侯家的嫡女。
姜幼白打量着她,还未说话,一旁的姜令月就蹙眉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不过是瞧着大家都在听戏,只这位神思不属的,未免也太不将主人家放在眼里了。”锦乡侯家的姑娘一副看乡巴佬的姿态看着姜幼白姐妹,又见自己的声音惹得不少人往这处瞧,先有些不自在,但紧接着却又好像一只展屏的孔雀,趾高气扬。
作者有话要说: 推荐完结文:《季萦的古代生活》《清穿之娇里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