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我在古代科举种田> 第239章 第两百三十九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9章 第两百三十九章(1 / 2)

“里头这汤是用什么做的?滋味倒是鲜美。”

“猪骨熬的高汤,又配了些蟹肉蟹黄。”

“原来如此!”

等一只包子吃下了肚,老帝师才又挂着一张笑脸与他说起:“也不知你这孩子脑子里装的都是些什么?净想出这些鬼点子。”

赵平安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憨笑道:“学生贪嘴,让夫子见笑了。”

老帝师摆摆手,不以为意:“在我看来,贪嘴不一定是件坏事,好吃食物能够让人心里有盼头,从上到下皆是如此,达官贵人也好,奴隶也好,一盘珍馐总能够让人心中开怀。

“有诗言‘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品尝美食不光是满足咱们的味蕾,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这话赵平安倒是认同,若连口腹之欲都满足不了,那活着的确少了几分意趣,不过,说起这关于美食的诗,他倒是想到了一首苏轼的《浣溪沙》。

苏老不仅是文学界的泰斗,美食界也是响当当的人物,跺一脚,抖三抖。

“夫子提到这诗,学生倒是想起一句,只不过不是诗,而是词,却也是应景的很。‘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老帝师今日吃的尽兴,手里拿着个包子。一边喝汤一边吃包子,连带着品味这词,好不快活。

对于苏老的词,赵平安有这个自信,老帝师也说不出什么不好,只是连连称赞,说这词写的好。

这也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过老帝师年纪大了,难免贪图些口腹之欲,这蟹黄包子他叫人包的大,用小笼屉来蒸,艺龙刚好是三个。等他连吃了两个大包子还想再伸手时,赵平安想着帝师平时的饭量,觉得差不多时便给他叫停了。

看老帝师有些委屈,赵平安只好跟着解释道:“月满则亏,食物吃多了胃难受,夫子不如等晚上肚子有了空儿了再用?”

自己徒孙的话老帝师自然要听,想着自己平日里的那饭量,他也知道赵平安这小子说得没错,今日吃的的确是有些多了,不过看着盘子里下剩的最后一个包子,他到底还有些心疼。

浪费……

还不如叫他吃了。

赵平安似乎是看出了他的心思,伸出一只罪恶的小手。便朝着那下剩的最后一个雪白的大包子摸了过去,眉开眼笑的道:“夫子,学生想起来的时候没吃饱,这一个不如就让给学生吧!”

帝师努努嘴,偏过了头,这小子的心思他怎么会不知道?什么没吃饱?不过是为了给他留些面子罢了,但孩子这孝心他也得领受,只能默默同意了。

不过他倒是想起来,多问了一句:“这东西能放吗?”

听这小子说起来做法倒是繁琐,别没等到他要吃就坏了。

不过这一点赵平安早就考虑到了,从前便听说上了年纪的老人脾气跟孩子似的,他瞧着老帝师也有些如此,也是耐心解释道:“夫子请放心,学生提前制了些冰,拿冰捂着,短期内不怕坏,再者说如今这天气也冷,且能搁上几天呢?”

老帝师听说了此事之后,对这孩子的细心很是满意,欣慰的点了点头,不过还是说了一句:“下次可不许这样了,这冰价格也不便宜。”

“无妨,这东西拿硝石就能自己制。”

“这东西还能自己制?不都是冬天从冰河上凿下来再贮藏起来的吗?”

老帝师刚才只听说这包子是拿冰捂着,能放,并没有留心听他说自己制冰,所以如今听他这么说,倒是多了些疑惑,赵平安只能与他说起这硝石是个什么东西,长的什么样子,以及如何制冰。

听罢,老帝师虎躯一震,惊诧道:“竟是如此?”等反应过来之后,他站起了身,激动的道:“快带我去瞧瞧。”

但说到这儿,赵平安还有些为难,倒不是为别的,这东西都在家里放着呢!若是要瞧,还得派人将这东西拿过来,临时再去找可不容易,所以也是如实解释了原因。

但老帝师显然是等不及要瞧瞧这新鲜物事,摆了摆手,无所谓的道:“不就是过去一趟吗?叫人备车就是。”

“哎!”

……

老帝师要过去,这阵势可不小,他老人家年纪大了出行都要谨慎,赵平安还特意使唤了个人去翰林医院叫姜鱼林回来。

帝师要上门,他这个主人回来接待可不就是该的吗?他叫姜鱼林回来自然也是想替他引荐一番,之前不好开这个口,但今日老帝师主动要过去,见个面还不是顺理成章吗?理由都不用找。

机会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老帝师说过对外可以说是他学生,所以赵平安也没这个顾虑,起码说出去人家也知道他们后头是有人撑着的。

帝师住的远,马车也不能行的太快,过去还要耗费一个多时辰的时间,这个时间,正好姜鱼林也能够回来。

就在他们过去的时候,远在翰林的姜鱼林也收到了这个消息,心思一转就明白了赵平安的小心思,也是把这个恩情记在了心里。

不过今日他毕竟当值,还得跟上司张大人请个假。

对姜鱼林来说,请假这种事情虽说只是走个过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