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我在古代科举种田> 42、第四十二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2、第四十二章(1 / 2)

姜鱼林疑惑:“菜煎饼又是何物?”

他只得解释:“就是在两张做好的煎饼中间加上豆腐蔬菜萝卜鸡蛋之类的菜再拌上调料煎一煎,熟了就行……”

“那我叫娘给你做一张去”

赵平安一脸感激:“谢谢你,姜鱼林。”

姜鱼林看着他的表情,很是不解,他娘有这么可怕吗?

她娘平日虽不如大太太一般天生一张笑脸,可为人却是极接地气,哪有这么可怕,想着便走进了厨房。

“娘”姜鱼林喊道。

正在鏊子上烙煎饼的二太太抬头,瞧见她儿子来了,一脸惊讶:“鱼林你怎的来厨房了。”

君子远庖厨,姜家男子都是大男子主义,从不进厨房,姜鱼林确实是稀客。

“我在书上看到有种煎饼叫菜煎饼,还写了做法,就是在两张做好的煎饼中间加上豆腐蔬菜萝卜鸡蛋之类的菜再拌上调料煎一煎,煎到熟为止,娘,我想吃”

姜鱼林撒谎眼都不带眨的,直接把他的原话拿过来用。

姜二太太原本还想着她儿子怎么会突然跟她提要求,还是想吃煎饼这个理由。后来一想,甭管啥理由,儿子难得提一次要求,她定要尽力满足的。

“你去堂屋等着,娘给你做。”

“辛苦娘了”

“嗨!多大点事儿”,二太太没太在意,不过虽是没提,她还是觉得有些反常。

看着走出来的姜鱼林,赵平安朝他竖了个大拇指。

“优秀”

中午,吃上菜煎饼的姜家人一脸惊奇。

“老二媳妇,你怎的突然想起在这煎饼里头加菜,以前可是从未有过的”老太爷问道。

“这口味我喜欢,下回可以多做些。”姜二爷笑笑,他媳妇儿的面子必是要给的,再说了,确实好吃。

为了不丢他儿子的脸,二太太自然是提前尝了这煎饼的味道的,为了方便食用还特意切成小块儿,没曾想自家丈夫也喜欢。

她笑道:“爹,还不是鱼林这孩子,跟我说在书上看到做法,让我试着做做看,总归不费什么功夫。”

姜二太太故意说出来,想给他儿子在长辈面前长长脸,增加一下存在感。

老太爷一脸惊奇地看向孩子那边:“哦!是鱼林?”

姜鱼林倒是无所谓,更不想贪这个功劳,便说:“是平安在书上看到的,我替他去跟娘说的。”

赵平安“……”这个叛徒。

姜二太太“……”

她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赵平安,心说:果然不是她儿子的作风。

他儿子从不会跟她提什么要求,尤其是吃的。这种点子只有赵平安出的出来,先是肉粽,后是麦芽糖,现在又是菜煎饼。

人不大,倒是挺会吃。

低头吃煎饼的赵平安感觉到无形中射过来的两道目光,忽然觉得姜二太太更吓人了……

从腊月二十三放假,到正月十七开学,中间有二十多日的时间,转眼已经过去大半了。

姜鱼林前些年因着贾教习教导两个女孩子音律便爱上了古琴的声音,二太太觉得儿子每日里光读书也不是个法子,便压着他跟着一块儿学古琴,有时候他在家中待的无聊了便会弹奏一首。

有时是《归去来辞》有时是《高山流水》,不得不说,不论在哪方面他总是能做得很好,一个个音符从他手中弹奏出来,就像他人一样悠然,低沉,清如溅玉。

姜鱼林是赵平安见过最符合“陌上人如玉,君子世无双”的人。

如玉是他,无双也是他。

听着琴声入眠,他想着,明日定要去做把琴,他古琴不行,小提琴总不会不行吧!

初九,县上的木匠店便开了门,迎来的第一笔生意便是赵平安带来的。

“老板,我想做样东西”

“客人想做什么样的?”说着便要拿笔记下来,按着客人的要求画出形。

“葫芦形,把头还要留出空间……”

他按着要求一样样说出来,木匠听了一阵头大。

说实话,这生意他不想接,这一个半大孩子先不说能不能付的起钱,就这些要求,比他雕个花都繁琐,况且这器物对于形状、规格还都有要求。

然而,这是他开门第一笔生意,万事不单单讲究开头难,还讲究开门红……

赵平安很是怀疑木匠到底能不能按他的要求做出来,若是哪一步错了就得重来了,重来倒是无所谓,关键是他赶时间啊。

思来想去,他还是不大放心,便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门口,跟阿康一起看着他做,天是冷了点不错,可他穿的厚啊!里头还穿了他姐给他订的兔毛马夹。

木匠见他在门口守着,很是无奈,好歹他家木工手艺也是传承了好几代的,在这县上也是家招牌老字号,他有这么不靠谱吗?

赵平安可不知道他心里那些个弯弯绕绕,他十七那日还有考试,夫子为了防止学生在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