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66 章(2 / 20)

呜呜,想家的情绪在此刻突破天际。

如果她以后真能回家,看春晚时绝对要一帧一帧地细看,绝对不会因为犯困就跳节目了,她对天发誓!

在众人心思各异间,下一个节目开始了。

盛珺一瞧,竟然是个非常经典的群口相声,《五官争功》。

不得不说,系统在精选节目时,的确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

像这种语言类节目,时代相差太多,有些包袱和梗就无法切身意会到。

而这出《五官争功》里,就没有太多跨时代的词句,主要讲的是一个人五官吵架的故事。

五官谁没有啊!

不管古代还是现代,人都是长了俩眼睛一鼻子一嘴,都能很好理解五官的概念。

节目正式开始了。

只见几位老艺术家现身于屏幕之上。

古人们瞧了一会儿,悄悄感慨天神们也不全是俊美无暇的模样,反倒是千神千面,有一些和善亲人的长相。

接着,就听其中一位发话了,称他自己是个脑袋,还说他昨晚做了个梦。

这话说得奇怪,大伙正琢磨着,就见另一位天神登场了。

他上场后就做了自我介绍,说自己姓“眼”,是赵钱孙“眼”的眼,同时也是只眼睛。

这话一出,连杏儿她们都听乐了,忍不住出声道:“分明是赵钱孙李呀,怎么就成眼了呢!”

“哈哈哈,神仙也会开玩笑呢!”

这段时间,大伙将那《百家姓》倒背如流,对这些句子就格外敏感,很能听出不对来。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她们一下子就将这群口相声给看进去了,期待起后面的发展。

幽默的语言类节目格外精彩。

大伙不仅看得高兴,还从中学到了不少有趣的俗语和句子。

什么“大水冲了龙王庙”,“吃饱了就骂厨子”之类的话,句句都是精华,听一遍就印在脑子里了!

盛珺这边也看得津津有味。

明明是早年的春晚,这会儿看起来仍是精彩万分,果然经典永不过时。

仔细想想,早年大家都是从春晚的相声小品里学梗的。到了近些年,就变成春晚相声小品总结网络梗了,乐趣简直少了大半。

一出精彩的群口相声结束,所有人都意犹未尽。

孩子们嘴里还忍不住念叨着里面的那些话。

大人们也议论纷纷,觉得其中很有一些哲思。

新的节目接踵而至。

大伙立马默契地闭上了嘴巴,全神贯注地看了起来。

这回表演的是场杂技,也是早期春晚上的节目,名为《少儿杂技集锦》。

一听是杂技,大牛就想到了黑指,立马跟大家说,黑指就是演杂技的,可以把身子和腿弯到很夸张的程度呢!

众人听完,心中有了数,便仔细观看起来。

只见天幕中,伴着俏皮的曲声和鼓点,一群机灵可爱的仙童忽然出现在画面中央。

开局就给了人们一个暴击。

只见有两个小儿郎齐抓着两根长长的软棍,各站棍头一侧。一个小仙女就在那细细的软棍上来回跳跃、翻着筋斗,最后稳当当地立于棍上。

所有人眼睛都瞪直了,嘴巴能塞鹅蛋。

枣儿忍不住转头问大牛:“你刚是说,黑指也能这样吗?”

这也太厉害了吧!

大牛悻悻道:“……这个嘛,她会的那些,应当还属于凡人的杂技吧。”

跟仙童演的这种,还是有些差距的。

继续看下去。

只见几个仙童在一块

摇摇晃晃的小板上叠起了罗汉,光是看着,都觉得惊险,让大伙出了一身的冷汗。

画面再一切,就是顶碗。

有一个大些的仙童,正单手托举着一个头顶精美瓷碗的小仙童。

大牛见状,立马说道:“这个顶碗的杂技,黑指是真会!”

大伙听了都哈哈乐。

再然后又有一些高难度的动作,把仙童在各种情况下抛来抛去的,还有各种组合叠举起来,那柔韧的身板,看着像是仙法,又像是苦功。直叫人们热血沸腾,心惊胆战。

杂技节目结束以后,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大牛忍不住感慨道:石叔他们讨口饭吃还真是不容易啊!?_[(”

其他人认同地点点头。

说了没两句,一眨眼的功夫,下一个节目又开始了,真是不给人留喘气的机会。

这次又是一首歌曲。

经典的前奏一响,不看报幕,盛珺都听出来了,这是《吉祥三宝》的调调呀!

古人们这边也看到,天幕上出来了两大一小三位神仙。

他们身穿别具一格的特色服饰,四周还围着一群可爱的小仙童,一派温情的感觉。

“爸爸。”

“哎。”

“太阳出来月亮回家了吗?”

歌曲正式开唱,每句歌词都很简单,也好理解,全是小女孩和爸爸妈妈之间充满童真的对话,字字句句都带着关爱。

在场的大人小孩听着,都觉得心里暖洋洋的舒服。

这首歌朗朗上口,也是很容易就能跟着调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