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393章 卫军,征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3章 卫军,征兵(1 / 2)

在全据了河南之后,华军暂时停止了行动,巩固各地。不过虽然是这样,大顺的其他地区,依然还是颇为主动地派遣了使者,联系在南京的大华朝廷。

山西巡抚洪承畴、辽东总兵李尊祖等人,此时都派来了使者,表示愿意归属于大华朝廷。

他们不是没有动过自立的心思,但是以目前手中的实力来看,别说大华了,纵然是张献忠的大西,他们也比不过,根本没有本钱,也只能选择归于大华。

要兵没兵,要钱没钱的,怎么去和各个势力争雄?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们也没有太多的选择。

严全自然是接受了他们的投降,派遣士兵进入,很顺利地接手了各个要地的防务,正式将这一大片广袤的区域纳入麾下。

期间,蜀地的明军试图北上,想要从已经陨落的大顺身上咬下一块肉来,但是被顺军以及随后赶到的华军击溃,不仅没能占到便宜,反而损兵折将,怏怏撤回。

而在基本已经接受了大顺的所有地盘之后,华军也便暂时停下了脚步。

新据的地盘实在是太大了,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官员也都还没有到位呢,军队也要留在新占领的区域,以防止在贯彻政策时,出现什么意外。

其实,按照这般的狂飙突进,乘势席卷天下,大华的兵力也该是不足的。

严凌干脆下令,从这些顺军之中筛选出家世清白、态度良好之人,打乱之后重编,又从地方上招募一些青壮,稍加训练、训诫之后,便组成了卫军。

只是由于华朝对于士兵的各方面要求比较高,因此往往每一批次新兵的练成,都需要不少的时间。

这些卫军,数量约有十余万,武器以库存之中的刀剑、弓箭为主,战斗力并不算很强,但是协助驻守地方,却是已经足够,让更多的精锐部队可以腾出手来,参与到战争之中去。

以至于,哪怕朝廷制定了一些对于士兵的文化、体能等方面的强制要求,每一次征兵的时候,征兵处仍然是处于爆满的状态,许多人甚至愿意特意为此去进行学习与训练,兵源是并不缺的。

不过,这也只是权宜之计,征兵依然在继续。

毕竟华朝总兵力也才三十万,分散到这广袤的区域之中,是根本不够的,早就已经捉襟见肘。

当然,各个重要的城市,依然是由正式的华军军队驻守的。

主要是在大华的军队里当兵,其待遇与地位都是极好的,饷银、伙食等各方面都是由军部制定、严凌过目、军法处监管落实的,各种措施很是完善,远远超过了其他势力的军队,并且在武器、医疗等一系列的更新迭代之后,伤亡率还大大下降,又兼有教育与宣传的作用,华军威震四海的同时,也由此掀起了一股从军的热潮。

好在在经历过数次大战之后,投降被俘的顺军数量极多。

新兵的训练几乎就没有断过,预备在近期,又会有一批新的士兵完成训练入伍,并且新的招兵告示已经贴出去了,民间的反响颇为热烈,许多人踊跃参军。

不过兵贵在精而不在多,严凌宁可自己的军队少一些,也不要流寇那动辄几十万,实际一战即溃的军队。也正是这样的策略,铸就了华军百战百胜的威名。

无论如何,华朝还是暂时消停了下去。

天下的战事平静了,但是这只是暂时的,大家都在积极准备。

尤其是西南的两位,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他们似乎也是达成了某一种默契,两者边境驻守的军队开始大幅度减少,主力都被派至了前线,预备着防备华军的进攻。

他们知道,东方的那头猛虎,随时可能发出震耳欲聋的啸声。

而他们能够做的,便是在猛虎下山之前,做好准备的措施,以期望可以抵挡住他们。

大华四年三月,虎啸震动天下。

……

蒸汽机车发出巨大的轰鸣,在滚滚的烟雾之中快速向前行驶。机车里面,士兵们正襟危坐,手中持着火枪,等待着奔赴战场,其身后的车厢里,大量的军械与物资堆叠,为战斗做好了准备。

官道之上,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行进,士兵们背着枪械武器,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走去,身后的马匹拉拽着沉重的火炮,在阳光照耀下反射着光芒。

许多地区的驻军都被抽调,防务由卫军接手,而那些主力部队,在汇聚之后,形成了一道洪流,浩浩荡荡。

华军此次动兵数量为两个军团,分别为严承方军团,与屡立战功,已经成为军团长的曲元矩麾下的军团,总兵力达到了二十二万之多,由严承方作为统帅。

这是大华规模最大的一次用兵,以这样规模的军队来向西南进发,其用意已经不言而喻。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战斗,去覆灭、打击某個势力。

而是要彻底地统一天下。

他们预备着先向湖广的大西发动进攻。

张献忠在湖广的边境准备了大军,加固了城池,还派遣了他的几个义子在各地率军进行驻防,准备充分,早已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不过当华军真的来到、开始攻城之时,他才意识到,这样的准备,根本不够。

战争开始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