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都市言情>晚明海枭> 第53章 士绅天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章 士绅天下(1 / 2)

许一龙昨晚也没睡好,不过他惯于应酬,再疲倦也能保持职业的微笑。

博望号上,他和林海谈笑风生,一路引经据典舌灿莲,一会儿说林海纵横四海好似虬髯客,一会儿又说他义薄云天堪比关云长。

林海自然也投桃报李,称赞许一龙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将来定能金榜题名位极人臣。

两人商业互吹,从福建一路吹到浙江,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一时颇有点惺惺相惜之意。

五天后,船到宁波府,林海突然指着海岸道:“贤弟,你说这大明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

许一龙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天下自然是朱家天子的。”

林海摇摇头道:“这话自然不错。不过依愚兄浅见,至少在这江南各省,大明天下与其说是朱家天子的,倒不如说是像贤弟这般士子的。”

许一龙失笑道:“林兄太抬举我们这些百无一用的穷酸了。”

林海正色道:“这真不是愚兄溢美之词,就譬如我罢,一介商人,位于四民之末。假如要给我的生意找个靠山,是得到皇帝赏识好,还是和本地士绅关系深厚好呢?”

许一龙道:“林兄眼看就是官身了,不再是商人。”

林海不动声色道:“我虽生在异域,但一直心系故土。家父从小就教我读史,家中叔伯也常到濠镜进货,对大明世情还是略知一二的。”

许一龙笑道:“有官兵才好,如今浙江海上都是些小毛贼,借他们七个头八个胆也不敢来此撒野。”

许一龙道:“那自然还是有士绅做靠山好一些,皇帝高居九重,就算再赏识林兄,林兄也不可能为了一点商贾贩利之事就去劳烦圣驾罢。”

张溥现在还名声不显,但两年后,此人抓住魏忠贤倒台但阉党逆案未定的窗口期,在苏州领导了驱逐阉党骨干顾秉谦的运动,一时之间名重天下。到了崇祯三年,他就组织起了名震天下的复社,江南文社几乎归于一统。

复社名义上只是一个大型备考交流班,以切磋时文为主,但实际上其政治意味很浓厚,且具有一定组织度,虽然松散但毕竟不像东林党根本没有组织。

林海略带唏嘘地点点头,后世的宁波梅山岛因保税港区而闻名于世,但四百年前不过是方圆不到半里的一个小岛,一时之间颇有沧海桑田的感觉。

他听许心素说过,以前许家从浙江进货都是走的陆上水路,效率极低。自洪承畴出任浙江海道以来,他们才获得一处可靠的港口。如今看来许心素所说的就是这梅山港,不过尚须借霩衢所的兵船将货物转运至此。

“除非愚兄这生意是替皇帝做的,那得先挥刀自宫了才成。”林海戏谑一句,接着道,“士绅就不同了,尤其是江南士绅,同乡故旧遍及官场,动不动就包揽诉讼把持上官,真可以称得上是土皇帝也。”

林海问许一龙:“这里有官兵?我们的船停在此处不碍事罢?”

他自己则和许一龙一道上了霩衢所的冬仔船,这是一种小号福船,长约七丈,吃水仅六七尺,又名海沧船,是东南沿海最常见的水师兵船之一。这种船型帆橹皆备,轻巧灵便,在近海和内河均可航行。

许一龙见林海笑而不语,似是仍想作此打算,又接着道:“即算林兄真能找到这么一人,又资助其结成了千人大社,此人定然会爱惜羽毛,怎肯为了林兄的生意上下奔走?”

林海见他胸有成竹,放下心来道:“这是哪一部驻军?”

而曾经背叛过东林党的阮大铖,为了跟复社讲和,在张溥运作周延儒复相一事中自掏腰包下了血本,但事后复社仍不领情,阮大铖终崇祯一朝难求一官。甚至在其为避战乱居于南京时,复社士子公然贴大字报将其赶出留都。

许一龙称赞道:“海外游子,一片拳拳之心,难得难得。”

林海摆摆手苦笑道:“一个卫所武官,在士绅眼里比商人能强到哪里去?愚兄方才之问,还望贤弟有以教我。”

林海笑而不语,这事何必非得是“水太凉”不可?娄东二张也行啊,尤其是写《五人墓碑记》的那个张溥。此人是婢仆之子,野心勃勃却身无长物,不是最合适的人选吗?

许一龙摆摆手道:“林兄太客气,你既是李世兄的义弟,那就和我的亲哥一般,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

林海谦虚道:“贤弟谬赞了,我初回故土,许多事情还需贤弟提点。愚兄有个想法,不知可不可行,还请贤弟指正。”

许一龙深深看了一眼林海,道:“林兄真乃神人也,从泰西归国才半年多,对中土之事便如此了解。”

许一龙吃了一惊,林海的思路天马行空,委实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他暗暗思量,父亲说的果然没错,此人确乎是个有本事的,绝非李旦父子那种草莽之辈,只不过这事可能还是想得简单了。

他转头看向陆地,只见港口西北方向有一座小城,正对他的城墙约有一里多长。城墙是夯土建筑,没有包砖,高约两丈,看样子有些年头了,城楼上有几个士兵正在向博望号瞭望。

为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林海下令所有船员均不得下船,并留下石壁在船上坐镇,以免水手上岸闹出事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