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旭比专业的锻工都像锻工一点儿都不奇怪。 他在来锻工车间之前就加点升到三级锻工了。 不夸张的说,刘海中这个老锻工的大部分徒弟可能都没有他技术水平高。 “有……有旭,你……你以前当过锻工不成?” 刘海中陡然一惊,惊讶的说话都不太利索了。 而且这话问出口后,反应过来他都后悔了,觉得自己问了一句废话。 他是看着李有旭长大的。 李有旭的情况他能不了解吗? 李有旭十七八岁接父亲的班来厂里当钳工学徒,混了三年才转正当上一级钳工。 在他的印象中,李有旭连干了三年的钳工老本行都干不明白,又怎么会有学过锻工的经历呢? 一出手就惊艳到大家了。 李有旭注意到大家看他的眼神都跟刚刚不一样了。 他淡淡解释说:“前段时间我从图书馆里借了不少跟钳工锻工相关的书籍回家,每天晚上都点油灯看两三个小时才睡觉。 看了书之后,我感触良多,以前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一下子变得恍然开朗。 虽说锻工和钳工是不一样的工种,但都是加工钢材,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 李有旭的解释有一定合理性。 钳工和锻工确实有许多共通之处。 区别在于,一般锻工加工的毛坯件大很多,钳工加工的小零件小很多。 一个熟练的钳工调去干锻工的活儿,也能比较快上手。反之也是一样的道理。 不过即便解释得通,都已经够大家惊诧了。 仅仅只是看了一些锻工相关的书籍,加上自身三年钳工的经验,突然上手锻工的工作居然比干了两三年锻工的工人都出色。 这种人,只能用天才两个字形容了。 亲眼看到李有旭在锻工领域的‘天分’后,刘海中越看越欣赏。 他果然没看错人,李有旭就是一个人才。 如果能拉拢李有旭站在他这边,那他就跟三国里的主公一样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有旭,你这是入错行了。 你不适合当钳工,你适合当一个锻工。 你看看,你光是看了一些锻工的书就干的比小冯顺手。 小冯可是跟我学了两年技术,上个月才升二级锻工。 你有这天分,在隔壁当什么钳工受气呢? 你点个头,我和袁主任随时到隔壁要人。 你不需要担心转过来后得从学徒工干起。 你都有这水平了,我和袁主任破格帮你申请,让你能够参加下次的锻工考核。 只要考核过了立马就是正式锻工了。” 刘海中眼睛都亮了,说什么都得拉李有旭进入他的阵营。 这会儿,锻工车间的袁主任端着一个茶缸走了过来,出声问道:“刘师傅,这是怎么了?怎么停下来了?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吗?” “没出问题,今天的产量肯定达标,您就放心吧。 我们停下来,是因为李有旭同志的表现实在太亮眼了。 他一个钳工,之前都没有干过锻工的活儿,头一次干锻工的活儿就比我的徒弟小冯都熟练。 我觉得他可能是入错行了,在隔壁钳工车间待了三年都只是个一级钳工,他的锻工水平就比较高。 所以我刚刚说把他调到我们锻工车间算了。他有这个天分,干个几年升五六级都不是问题。” 刘海中对李有旭的评价极高,也是实话实说的。 他的徒弟小冯刚升通过两级锻工的考核,李有旭刚刚的表现明显比小冯更好,所以李有旭的水平肯定在小冯之上。 更难得的是,今天是李有旭第一次接触锻工这份工作。 头一次工作就干的这么出色,认真干个三五年还得了? 这是刘海中见过最有天分的人。 他认为李有旭只要认真踏实干早晚得升八级锻工。 如果李有旭前途一片光明的话,他作为引路人,他是不是有一份发掘人才的功劳呢? 这对于想干出成绩升官的他来说算是一份业绩了。 袁主任听了刘海中的话,看李有旭的时候眉毛高高扬起来,显得有几分惊讶。 “刘师傅,你们再做几个毛坯件让我看看。” 袁主任不太敢相信。 他在锻工车间待了这么多年,见过一些天分特别高的工人。 那些人来锻工车间后待了几天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