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定品(1 / 2)

两个月的突击训练根本掌握不了多少学识,刘裕又没跟崔宏对过,万一出题在知识盲区就惨了,答不出来只能打道回府。

还是赋诗吧,唐诗宋词可抄的比较多,想到这里刘裕拱手道:“回大人,我选择赋诗一首。”

“崔县令,这不合规矩吧。”虞先之又一次插言道:“出题范围应该在经史子集之内,赋诗一首算什么?”

“虞公子,这是中正大人给予的权限,可由本官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裁量。”崔宏不咸不淡地顶了一句道:“要不,你去问问张大人?”

崔宏口中的张大人就是晋陵郡新任的中正官,名为张先之,本地大族张氏的子弟,散骑常侍。

虞先之沉默。因为这一点小事得罪一位散骑常侍不太值当,遂拱拱手不再多言。

一段小插曲过后,崔宏对刘裕道:“开始吧。”

就在两人唇枪舌剑的时候,刘裕已经打好了腹稿,装模作样地踱步思考了一会抬头望向鸣风亭道:

“今日各位参加长山雅集,山上风致绝美,让人心旷神怡,我作一首《登山》留念,也祝各位日后平步青云。”

刘裕一番言语,再加上俊伟的容貌,确实赢得了亭内不少士子的好感,都低下头准备倾听。

见准备工作已经做完,刘裕转身望向远处缓缓开口道:“一上一上又一上。”

士子们听见第一句,马上脸上的神情就有些不对了。

“一上上到高山上。”

“嗤.”

第二句一出,不少士子就开始捂嘴偷笑交头接耳,崔宏也听得目瞪口呆,这是什么玩意?顺口溜?

“哈哈。”虞先之指着崔宏大声嘲笑:“就这种货还能直上望江台?你怕是县令不想干了吧。”

刘裕也不管众人如何嘲笑,对着天空吐气开声,后两句一气呵成:“天高红日白云低,五湖四海皆一望!”

不愧是唐寅唐伯虎,后两句一出,当场人群中就没了声音,正嘲笑崔宏的虞先之一口气没上来差点儿憋死。

全场士子都在静静品味这首登山,前两句无拘无束,率性洒脱,后两句志向高远,意境豪迈。一时间鸣风亭只听见微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而刘裕还保持着装逼的姿势,仰头望着天上的白云,双手背在后面,微风习习衣袂飘动,活脱脱一副诗仙模样。

寂静间忽然山下一道声音打破了沉默:“好诗,好气魄!难道晋陵又出了一位曹子建一般的神仙人物吗?”

众人低头观瞧,山道中一群人正拾阶而上,崔宏见状急忙迎接。

“张大人,一路辛苦。”

“不辛苦。”张先之笑着摆手问道:“如闻仙音啊,刚才吟诗之人是谁?”

“回大人,丹徒刘裕。”崔宏说罢,抬手指向亭前的刘裕。

见崔宏介绍,刘裕不慌不忙躬身行礼道:“丹徒士子刘裕,见过中正大人。”

张先之上前观瞧一阵道:“你就是刘裕?”

“是。”

“哈哈,终于见到了。”张先之看着刘裕大笑道:“你的对联本官可是研判过很久,还有那首行路难,在建康更是无人不知啊。特别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每次读来都让人心旷神怡!”

“中正大人谬赞了。”刘裕一脸谦逊。

“哈哈,刘裕小友不必过谦。”张先之大笑着抓起刘裕的手臂道:“来,随本官去望江台,看看晋陵郡可有什么大才。”

刘裕之所以能在建康如此有名,自然少不了王谧的大加吹捧。张先之和王谧也没什么特别的关系,只是在官员任免之后向张先之推荐了刘裕,说他才学惊人希望张先之多加照顾。

为什么?因为王谧和刘裕两次接触,还有平时的书信往来,刘裕都依靠着自己的后世学识装逼成功,让王谧以为这家伙真的学识深厚,只是缺乏发掘而已。

臧俊倒是知道,不过他也不知道王谧不知道刘裕不懂四书五经,只是个样子货。既然王谧安排,臧俊自然而然的认为王谧这次必然是和中正官打好招呼了。

在众人一路瞩目之下,中正官张先之与刘裕携手并肩登上山顶望江台。此次长山雅集参加者一百多人,登上望江台者却只剩下二十多个。其中寒门子弟加上刘裕也只有六人。

张先之让诸人随意,自己则就着滔滔江水开了一场小型的粉丝见面会。问刘裕的家世传承,近来读什么书。问最近有没有什么新作,对联该如何用典,创作行路难时的心境......

过了午时,张先之终于开始出题考核了,要求众人阐述《论语·学而》中“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要有新意。

在场的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