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武侠修真>沉沙> 一百一十一、壶中唤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百一十一、壶中唤天(2 / 3)

车王庭未果,亦是转而攻伐陇西之地。”谢长缨言及此处,略微顿了片刻,又道,“不过,臣那时正有一位同僚调任雍州,据他四月末时的回信看来,雍州一带虽有外敌窥伺,却仍旧比别处安定许多。”

此时五兵尚书朱明允亦出列奏道:“陛下,关于西北军事,臣亦另有消息。约摸在东海孝献王病故时,凉州蛮夷若罗拔能起兵生乱斩杀凉州州府诸官,雍州牧秦江城遣族人秦镜西行平叛,一月而定。再加之秦州诸官逃散,如今秦、凉二州与雍州西土,实则皆在秦氏一族控御之中。”

不曾想会在此时此地听见秦镜的消息,谢长缨便也不着痕迹地挑了挑眉。

卫景辰微微颔首,却也并不多言。

谢长缨一时拿不定卫景辰的态度,便也不敢贸然开口。此刻北宫仲华却是斟酌着上前一步,执笏行礼道:“陛下,臣以为晋阳与西北固然可作策应,却也未必急于一时。如谢侍郎所言,无论晋阳或是雍州,皆有久战兵疲之象,若贸然陈兵中原,胜算只怕不大,而一旦交战不利,三地后方必生内乱。”

听过先前那些就事论事的陈词后,谢长缨心下的判断也大致与北宫仲华相同——且不论陛下这隐隐的偏安心思,眼下南方内忧甚重,确并非动兵的好时机,至少也当先行稳住荆州局势,再设法说服他。

她略作一番思忖后,心知秣陵朝堂的态度唯有徐徐图之,而晋阳既有段氏为盟,城中局势想必也不致于猝然崩盘,便也唯有就势道:“臣以为北宫御史所忧之事亦是不无道理。只是……”

谢长缨言及此处,却又是略微顿了顿——接下来的话,由她口中说出,只怕不甚合适。

然而也正是在此时,一旁门下省官员中旁观至今的慕容临终于也是执笏出列,好似全然洞察了谢长缨的犹疑一般,从容上奏道:“依臣之愚见,若陛下仍旧志在光复中原,纵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或许也需要遣使抚恤北地志士,令他们免受四方流言蜚语的困扰。”

他这番话一出,先前那些保守的官员自是纷纷颔首,而观念激进的几人察言观色过后,亦知此时已非争论良机,便也将一干说辞暂且按下不表。谢长缨得以免去一番被弹劾僭越的口舌之争,也自然乐得附和。

卫景辰见得众臣皆无异议,便也颔首:“此为自然。今日朝会后,中书省当拟诏令,加雍州牧秦江城为雍、秦、凉三州牧,封为西平郡公,加其族人秦镜为护羌校尉。另加并州牧孟琅书为平北大将军,封晋阳侯,晋辽西郡公段阶为辽西王。太常寺亦当择日遣使册拜。”

中书省与太常寺诸官自是稽首领命。

而身为吏部侍郎的张鸣再一次出列奏道:“陛下,据吏部昨日所得地方奏报,湘州牧王肃依旧滞留于豫州汝南郡。我等不敢擅作决断,还请陛下定夺。”

卫景辰默然片刻,方才不辨喜怒道:“……如往常一般责令催促便是。此外,朝中官职多有空缺,先前交与吏部的擢拔名录也当尽快落实。”

“是。”

“此外,调朕之六弟谯王移镇江州,以御史中丞北宫仲华都督青、徐二州诸军事。”

“……是。”

谢长缨不觉轻轻抬了抬眼,却也终究觑不见此刻卫景辰的神色,只觉这一句中的“责令催促”与“擢拔官员”背后,难说会埋着怎样的意外。而宗室的谯王与北宫仲华……想来应皆是卫景辰用于牵制琅琊王氏的亲信势力。

此后朝会之上再无波澜,在处理过一干冗杂琐事后,太极殿中的一干太乐博士与清商署丞奏响钟鼓雅乐,而通事舍人趋步引着众臣次第退出大殿。

直至走下了太极殿的丹壁玉阶,谢长缨方才得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避过三三两两结伴出宫的江左朝臣,孤身一人自西侧御道徐徐往太阳门而去,一面走着一面忖度起了接下来的对策。

淳于忠一事分明便是卫景辰自导自演的事故,他自是坐稳了皇位便不愿再生枝节,但谢长缨却不可就此抛下并州的种种过往,在这秣陵城中醉生梦死——何况,若是得了朝廷的冷遇,她也没有这醉生梦死的资本。

至于朝中那些尚有几分北伐之意的官员……

谢长缨蹙了蹙眉,直觉那赵雍在陈词中似乎并未能洞察局势,与大多主战官员一样并不算可信。如此一来,能够设法去争取的高门权臣似乎便只有……慕容临?

“谢公子稍待。”

身后忽有人声响起,谢长缨收敛思绪,也立时便凭着这声线认出了来人——顾宸晏。

她循声回首,正见顾宸晏衣袖生风地走下太极殿的长阶,而明丽的朝阳泼洒着艳烈的金红辉光,浓郁地镀在他的襟袖之间。

谢长缨遥遥地向着他一揖,尚在思索着如何称呼、如何寒暄时,顾宸晏已然走上前来,落落大方地作揖回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