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寒门枭士> 第972章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72章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1 / 2)

“投奔晋王?” 九公主叹了口气,问道:“晋王接收他们了吗?” “接收了!”张凉说道:“在我来之前得到情报,晋王为这批残军提供了粮草和其他物资。” “看来晋王和东蛮勾结到一起了啊!” 其实问这个问题之前,九公主就已经猜到了答案。 但是听到张凉这么说,还是忍不住失望。 之前的十几年,晋王一直在坚决抵挡东蛮,九公主也因此对他颇为敬重。 结果这么一位坚定的抵抗派,此时却和斗了半辈子的敌人走到了一起。 “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 金锋说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他们走到一起也算意料之中,舞阳你不用难过。” “我没有难过,只是觉得有些失望和担心。”九公主说道:“晋王叔手下的队伍算是大康比较能打的,手里还有夫君以前支援的武器,一旦打起来……” 金锋还没说话,张凉便先一步说道:“陛下,先生剑锋所指,便是镇远镖局的敌人!镇远镖局也必将踏平一切敌人!” 金锋闻言,不由看了一眼张凉。 以张凉的性格,平时绝不会主动抢着说话,此时一反常态,显然是担心九公主念着和晋 王的旧情,故意放过晋王,所以赶紧出言表态。 这也是金锋把镇远镖局交给张凉的重要原因。 不管什么时候,不管金锋做出什么决定,张凉都会毫不犹豫的站在他这边。 金锋都能听出张凉的弦外之音,九公主自然也能听了出来。 “凉哥放心,私情公事朕还能分得清,晋地永远是大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想分裂国土的行为,都是朕不共戴天的敌人!” 九公主说道:“在这一点上,我的态度永远不会改变!” 张凉这次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微微躬身说道:“陛下英明!” “凉哥,你只管放手去征战,其他的不用担心!” 金锋也看着张凉,表明自己的态度:“目光不要局限在晋地,也不要局限在东蛮党项吐蕃这些地方,再往远处看看,只要你目光所及的地方,都可以成为大康的领土,也应该成为大康的领土!” “夫君,现在已经有很多大儒对你不满了,再这么做,恐怕他们会说你穷兵黩武的!”九公主说道。 金锋刚才的话,已经是明着鼓励张凉去开疆裂土了。 封建时代的人都特别在意死后的名声,九公主很担心史学家会把金锋描绘成一个战争屠夫 。 “舞阳,做人要直面本心,不能畏首畏尾。” 金锋说道:“再说了,吐蕃东蛮党项在前朝便是我中原王朝版图的一部分,现在还说着汉语,凉哥只是去收复失地,难道不应该吗?” “那东蛮党项吐蕃之外的地方呢?” “那里的百姓还在受苦,让凉哥来解救他们,让他们不再冻饿致死,让他们的孩子可以读书,不再蒙昧,难道不应该吗?” 金锋说道:“如果这样有罪,我愿意背负这个罪名,去做这件罪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金锋前世就明白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的道理。 如果能给后世子孙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金锋愿意去背负一些骂名。 而且他刚才说的话并不是在给自己找借口,而是事实如此。 这个世界的制度真的很落后,不光大康百姓过得不好,其他国度的百姓也是如此,都在被当地的权贵豪族欺压。 金锋打下这些地方之后,别的不敢说,至少会想尽办法让当地百姓能吃饱穿暖,不再被冻饿致死。 “罪在当代,利在千秋!” 九公主低声把这句话念了一遍,然后露出思索之色。 一直以来,她都觉得金锋是个只醉心于机械,对争 权夺利没有一点兴趣的宅男,现在她突然明白了,金锋并不是对争权夺利没有兴趣,而是看不上以前的大康朝堂。 想到这里,九公主不由想起金锋书房里挂着的一幅世界地图。 是啊,对于一个见识过海洋的人来说,怎么可能还会对小池塘感兴趣? 九公主如此冷静的人,都被金锋说得动容,何况张凉铁锤呢? 周围的镖师全都听得心潮澎湃,张凉更是郑重其事的对着金锋行了一个军礼,高声说道:“我张凉愿意为先生的马前之卒,手中之刀剑,永远追随先生,成就千秋之业!” “我张铁锤愿意为先生的马前之卒,手中之刀剑,永远追随先生,成就千秋之业!” “我徐泉愿意为先生的马前之卒,手中之刀剑……” 其他镖师也纷纷行礼宣誓。 “很好!咱们一起披荆斩棘,共创大业!” 一向大。大咧咧的金锋也郑重回礼。 老田站在玻璃车间门口,虽然没听到金锋和张凉他们在说什么,但是心中却隐隐有种在见证历史的感觉。 如果有相机,他肯定会拍照记录这个瞬间。 事实上老田的感觉没有错,也就是在这天,九公主和张凉彻底明白了金锋的计划,也 知道后边应该怎么做了。 接下来的很多年,九公主和张凉都在为这个计划努力。 …… 回到村子,金锋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拐弯去了一趟学堂。 最开始的西河湾学堂,就是老铁匠留给金锋的老宅,学生都在最早的那个用来纺线的草棚子里学习。 但是随着西河湾的工人越来越多,来学堂上学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草棚子就渐渐不够用了,于是老村长和老宅旁边的几户人家商量了一下,给他们在村外重新盖砖瓦房,让他们搬家。 能够免费把茅草房升级为砖瓦房,几家邻居都高兴坏了,当场就表示同意。 于是老村长就把这几家人的茅草屋拆了,盖了一栋两层的教学楼,名字也从西河湾学堂,更改为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