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城以东五十里处,成千上万的军士正席地而坐,就着凉水吃着胡饼。经过连日的长途跋涉,曹休终于领着大军逼近了此行的目的地。 “小人见过大司马。”一名二十出头的青年文士被亲卫领到了曹休面前。 曹休按剑而立,微笑道:“是董郎君啊,你家主君现在何处?” 原来这青年文士正是周鲂自幼养大的心腹人董岑,这些日子或是他亦或是周鲂的另一名亲信邵南充当使者往来传递消息,因此曹休对此人已是非常熟悉了。 “回大司马,我家主君就在城内,现在皖城的东门已由我家主君负责防守,随时准备打开城门迎接王师进城。”董岑恭敬地回道。 曹休闻言大喜道:“好啊,做得好啊!只要顺利夺下城池,某定在陛 “小人在这里先代主君多谢大司马厚恩,还请王师迅速西进,我等鄱阳义兵早就翘首以盼了。” 曹休颔首道:“嗯,是该出发了。”看向一旁的建武将军王凌吩咐道:“王将军,传令各营开拔。” “诺。” 待王凌自去传令后,曹休又笑着对董岑:“董郎君,汝就留下来跟随大军行动,以便抵达城下之时及时发出信号,这也是你家主君在信中的意思。” “诺。来之前我家主君也已交代过了,能为大司马效劳真是小人之幸也。”董岑略带谄媚地应道。 曹休心情甚好,许诺道:“只要大事一成,某亲自为你保举个前程。” “多谢大司马赏识,小人肝脑涂地,在所不辞!”董岑连忙泣拜道。 曹休很是满意董岑这个态度,只是他没有看见董岑感激涕零模样的背后藏着一抹冷笑。 却说就在魏军西面二十里外,陆逊等人早已把住各处险隘道口,盛食厉兵、严正以待,就等着猎物自己送上门来。 吴军埋伏的地方是一处狭窄的山谷,陆逊亲率三万人据住山口,朱桓引三万军在左侧林中,全琮亦领着三万军在右侧林中,全军布成阵势,张网以待。 “报,大都督,魏军已过石亭,眼下离我军已不足十里。”一队斥候从远处倏忽即至,领头之人抱拳对陆逊禀道。 陆逊颔首道:“知道了,再探再报。”转头对身旁的一名年轻的偏将说道:“传令三军,准备厮杀。” “诺。” 另一边,曹休眼见大军距离皖城越来越近,心中是激动不已,想着自己此番若能一举灭吴,必能威震天下、名垂青史,到那时自己就是国家的大功臣,皇帝和百官都会对自己尊崇万分。 “报,启禀大司马,前面五里外山口,有大队吴军挡道。”正当曹休颇为自得之际,哨探的禀报打乱了他的思绪。 曹休听了不禁愣住,一时之间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急忙问道:“有多少贼兵?” “我等远远瞧见,约有数万人。” 曹休惊呼道:“什么?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吴军主力都还未赶到皖城,这里怎么会出现数万敌军?” “我等亲眼所见,万万不敢欺骗大司马。”哨马队长语气坚定地回道。 这时,一旁的孙礼着急地说道:“大司马,我等中了周鲂那厮的奸计了,他定是诈降,是为了引诱我等孤军深入啊!” 听到中计二字,曹休胸口一痛,眼前一黑,身子晃了两晃,险些栽下马来。幸好孙礼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扶住。 “董岑何在?快把此人给我叫来。”曹休回过神来,大声喊道。 左右连忙四处寻找,可找了一圈也没发现董岑的人影,遂回道:“不久前还看见此人就在中军,此时已不知去向。” “好,很好。周鲂、陆逊、孙权,为了引我上钩,你们这几个月可真是煞费苦心啊。”到了此时,曹休哪里还不明白自己被吴人耍得团团转。 孙礼急道:“大司马,既已中计,悔之晚矣,眼下该当如何?” 曹休闻言沉吟不语,片刻后大笑道:“吾虽中贼之计,亦不足惧!传令大军,列阵迎敌,吾倒是要称量称量吴贼有多少斤两。” “大司马,不可啊!吴贼既然设下诡计,必定准备妥当,此时交战,于我不利,不如先行撤退,以图后举。”孙礼劝道。 曹休道:“哼,我等拥有十万之众,纵然贼兵早有准备,又有何惧哉? 更何况,此时若退,大军必乱,若吴军趁机掩杀,恐遭大败。还不如反迎上去与贼兵决一死战,如此方有一线胜利之机。” “这......”孙礼虽觉曹休说的有些道理,但反复思量之下还是觉得不妥,又劝道:“可是我军连连赶路,早已是身疲力竭,此刻非交战之时。不如先行撤退,待......” 话未说完,就被曹休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