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求生记> 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条水泥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条水泥路(2 / 2)

铺设一条。

章子俊的生意来了啊,面对这群精明的商人,早就想好了接下去的操作了。“大家静一静啊,不瞒各位了,本府已没银子再铺一条这样的”水镜路“了,不过营造这样的路,关键要一种叫做“水泥”的东西,听说在城南外十五里河上有一家名谓“庐州水泥厂”的地方出售此种水泥,只要把水泥买来,加上一些细河沙,小石子就能做出“水镜路”出来,为了这条西二路,像这样的修路,原本要差徭役,还要征修路税,考虑到百姓穷苦,生活不易,本府动用了府库的官银,要知道库银是朝廷的,不是本府可以随便使用的,这样做本官已经冒着割职的风险,不过么,目前那边好像没货,前一阵为了铺西二路,早就被卖空了,如果谁要买的话,可以去排队先定货。这水泥不是本府说好就好,用途还真广泛,除了铺路什么的,建房啊,造墓啊这些,想要做成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全都不在话下……。”

没法啊,章子俊现在太穷了,需要为水泥做广告了,像这样的机会怎么能错过,不说点好就太可惜了,所以往后需要水泥这样的东西,只能让这些人自个去找王侃买吧,官员是不能做买卖的。

知府大人亲自说好,那就真的好,不过这样一来,知府大人话里话外是让商户们自己去解决铺路的问题,来时本想着让官府出资营造,可此时听知府大人一说,才明白了,原来要各家自行解决建造所需的银钱,不过想要铺成“水镜路”知府大人可以帮着指定一个铺路队,这工钱也要各家各户出,最后知府大人说了,对商家这样的想法,知府是赞赏的,大力支持,等路铺好,可以知府背书,为大家立一个功德碑。

这种水泥不光是这些店家商人看到了好处,还有一些城中的大户人家,名门富户们,要在自己家中铺条小路,修个围墙,建个门首什么的,当然随后全被知府守门拦在了府外,在大门外的“样板”上,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上“水泥”购买的去处。

这块六丈见方巨大的似石非石的东西。整天有人在上面来回观看,不管是下雨日晒,坚硬平整。章子俊很明白,当一种新的东西出来后,古人的好奇比后人更甚,随着时间“水泥”就会慢慢被接受,目前心急也没用,所以要赚钱还得利用扩建市场的方式,把商品房这一块抓在手里,这样在建造这些房子时,可以把水泥用上去,当大家看到这种水泥可以铺地、切墙、粉刷、做地沟、暗渠比原先的石板要方便,成本又轻时,就会照着去做。古人缺少的就是想像和实践。

目前在市场里外,让大家感受最大的是平时泥泞的道路变得干净整洁了,几个月来,章子俊和盛弥一老一少在市场建房时来回巡视,知府大人成了工地上的包工头。

“来来来,在路边上挖排水沟时,不能这样敞开着,到时这水沟里的污水暴露在外就会很臭,所以要做成暗沟,在没有水泥时,这种排水沟用石条砌成,这样做成本很高,目前有了水泥后,做这样的排水暗沟就很容易,大家看先用砖头在土沟里砌成一条沟出来,在内用水泥加河沙粉刷,在等凉干的时间内,用此种水泥,在边上做成大小一样的板,几天后就把这些水泥板当成石板盖之,就成了一条暗沟,上面站人或是走人也没问题,重要是这沟不光是下雨天排雨水,还能把沿街屋里的洗手、洗脸、洗菜这些水倒入里面去,再也不要直接泼到门外的路上了,招来蚊蝇。”

水泥的应用兴起了一个新的行业,就是在十五里河道中挖沙,一些原本外来流落到此地的流民,一些贫苦人家,纷纷背着背篓在河滩边上挖沙,背到庐州农贸市场上,专门有一处收购点,一背篓三文钱,一天只要背十次就能赚三十文,这还是用背篓,如果是用驴车拉的话,一天能赚半两银,此时在庐州一文钱能买到一碗酒或是一碗酱油、又或是一碗醋,还能买到一个面饼,三十文钱养活一家三四口是没问题的,这也是章子俊有意放水,要把这些预付买房的钱花完。原本在古代建房投入是很大的,所选房柱,房梁的木头,全要经过几年后风干,还要油漆彩绘,雕刻一些花草猛兽,制作花格窗户,墙面全部是木板拼成。可是章子俊所建的“偷工减料”就是用圆木头去皮后,搭建一个房屋的架子出来,上面用芦席一铺加上瓦片,外墙有些用砖块砌,更多的是用一些石末煤渣子加入水泥后压制成型,晾干后的大块空心砖,取名曰:“免烧砖”,为自家谋福利,挖空心思赚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