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武侠修真>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253. 连锁 人工成本,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53. 连锁 人工成本,零。(3 / 4)

张、李二人打定了主意,派了个衙役去将本地的乞丐头子唤了来,吩咐一番,让他去打听一下外地乞丐的事情。一面猜这是要做什么。

祝缨的心思自不能对旁人讲,项安白天正忙,她等到晚上项安带着项渔回来了,让胡师姐去叫来项安:“糖坊的工钱是怎么一回事。”

项安因得了祝缨一句:“答应他。”同杨坊主协商的时候也就不再坚持,其实杨坊主当时根本没有想到要挤排她。在杨坊主的眼里,项安,不过是因为项大郎上京了,所以暂代其兄的事务。没必要排挤。

所以杨坊主没有故意为难项安,又提了另一件事——他发现,梧州城来了一些“流民”,可以压低工钱了。

项安从杨坊主那里得到的消息还要更细一点:“咱们梧州产的糖稍路极佳!周围都红眼呢!”

就梧州这个位置,梧州产甘蔗,周边的州也产,尤其是河东县,以前就是南府的地方,它还有之前从祝缨手里拿到的新制糖法,不扩建才怪!

也就是梧州这儿压着糖价,不然利更厚,他们赚得更多。

项安道:“又种了宿麦,他们就说,一年两季,就能腾了一半的地来种甘蔗了!”天高皇帝远的地方,百姓缴多少税真是看地方官的良心了。祝缨跟朝廷讨价还价,就真的五年不征,落到了别人手里,五年不给朝廷缴,但不代表他们私下不收。

谁都不嫌钱多,还是一个才设的新南府,新知府手里什么家底儿都没有!不像祝缨,手里三县是原来自己的班底,府库都在。新南府连公廨田都是现攒的,划了一片已经开了的熟田,连上面的百姓都划过去,这要找谁说理去?

没处说的。

河东县这种感觉尤其明显,因为它那儿真的有新式的糖坊。像这种工坊,越是在产地生产,越是能节省成本。

新南知府尤可,他还是愿意再收一季宿麦的粮食充裕一下他的仓库以防万一。但是刺史卞行又有他自己的打算,祝缨在京城卖糖的事卞行是知道的。新南知府没到,他就下令让河东县的官糖坊把配方交出来,他也要干这个。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谁都不嫌钱多。

一个长官,一旦突发奇想,下面必定有人遭殃。

项安道:“听说他们那儿建糖坊,咱们这儿也就加紧赶工了。招工时才发现,有些在河东县过不下去的人过来了,人一多,工钱就上不去了。”

犹豫了一下,项安道:“大人,您……会不会现在就要将配方教给一些旁的人?”

祝缨道:“你们一个比一个精明,都开分号拉人入股了,难道不是为了应付我的?”

项安讪讪地道:“也是真的急了,明明局面是咱们打开的。新南府实在可恶!”

祝缨倒不在乎卞行也要赚这个钱,很难说卞行能有多少的利润。看卞行干一件事能干到让百姓逃亡,他开糖坊能赚多少钱就存疑。价高了,肯卖不过梧州。

祝缨对项安道:“你建糖坊,甘蔗够用吗?不许动我的粮田!”

项安忙道:“不敢。我还想买地来的,种甘蔗多了,种粮的就少,粮价又要上去啦。”

祝缨道:“你仔细着些,囤积买卖粮食,一个弄不好,血本无归!”可以囤积粮食,如果只是地主家自己堆着,没关系。如果是商人进行大宗的粮食买卖,容易召来官府出手,给你抄了都是有理由的。

“我只在梧州囤。”

祝缨一挑眉,项安道:“我也帮着平抑粮价。他们要是缺了,也可以到梧州来买嘛!”

祝缨道:“做买卖,不看钱是不行的,如果只是看着钱,不留意大势,赚得有多么丰厚,跌得就有多么的重。”

“是。”

祝缨道:“你去忙吧。”

“是。”

——————————

项安走后,祝缨又让胡师姐去将小江和江舟叫来。

天色已晚,二人十分惊讶,这个时候叫她们过去能有什么事呢?上一次还是让江舟去盯梢。江舟这任务完成得不错,但是没有听说还有别的命案了。

两人从侧门悄悄入内,胡师姐将门一掩,又站回了祝缨身后。

祝缨道:“有件事要交给你们去办。”

小江有点惊讶,怎么她也有任务吗?还是验尸?

祝缨道:“你们两个改装,去河东县看一下。”

江舟问道:“看什么呢?”

祝缨道:“考你一下,近来街面上有什么变化?”

江舟道:“唔,更热闹了,外地人更多了。”

祝缨道:“不错,外地人更多了,河东县过来的人也多了起来。你们去河东县看看,那里有什么与本地不同。与那里的人聊上一聊,他们的赋税如何,新的官长如何,糖坊如何……”

江舟赶紧拿出本子来记,小江看她记得慢,取了纸笔自己来记。很快记完,又问道:“大人,下官冒昧,再多问一句,这是为了什么?也好知道要不要多看点别的。”

祝缨道:“你们自己要注意安全,再看一看河东会不会乱,新南府是个什么风范。”

小江又说:“是不是他们会对大人不利?”

“不好说。”祝缨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