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三百五十六章 扬世间正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六章 扬世间正气(2 / 3)

矛盾,转移到寻常乡民与庙宇之间。”

又是来回走了两步,李承乾接着讲,“将矛盾转移的这种方式孤觉得很熟悉,再一想当初你也用过这种方式,这便想到你了,又听说你中暑之事,先前还与郑公去见过父皇,孤斗胆揣测,这份方略是你讲的。”

仔细一推敲其中缘由,李承乾只要不湖涂不可能不知道。

“既然矛盾已经转移,从一开始朝堂要治理寺庙的矛盾,转变成了乡民与寺庙对立,此策一出势必引起轩然大波,朝中也可以从中平衡,与其做矛盾首当其冲的人,不如让朝堂来做庙宇乡民矛盾之间的平衡者……”

李承乾的脚步来回走着,像是一边讲话一边在思考。

“不得不说你的这个办法很高明,中书省会铺陈其中安排不是没有缘由。”李承乾叹道:“当初你与孤讲过,佛门对社稷的不利,就算是父皇不做出举措,孤自然也会对付佛门,只是你利用乡民心中的正义,孤不是很喜欢你的手段。”、

张阳稍稍一礼回道:“太子殿下,查举之权不是摆设,不仅仅是对付庙宇,朝堂需要进步就需要方式,只要朝堂清楚查举的重要性,那么整个查举之策便可以持续下去。”

“彻查庙宇不是一阵风那样一吹就过去了,万千黎明的权力也会更大,就算是贪官污吏也不敢兴风作浪,这种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更是为了社稷长治久安,谁也不能小觑这份力量。”

李承乾双手作揖行礼,“现在孤不觉得这份方略有什么不妥之处了,你能为万千黎民请命,孤敬佩你,是因为当初东宫意见箱,你才想到了这些吗?”

张阳笑着,“太子殿下,君不能不听万民之言,这将会是大唐最强大的一份力量,万里黎明的力量是最强大的,是任何人都不能阻挡的。”

“多谢你的这番话,孤现在明白了,当初你是东宫少师,一日为师终生为师,不论你将来还在不在朝堂,你都会是孤的老师。”

“太子殿下过誉了,我更想做太子的诤友。”

李承乾笑了笑,“那便是良师诤友。”

俩人再是行礼,张阳转身便离开了,李承乾目送着。

朱雀门后,徐长吏和张大安两个东宫属官也走出来。

李承乾低声道:“刚刚张阳的话语你们都听到了?”

徐长吏点头道:“看着年轻,心中竟有这般远见,可终究还是孤身一人,将来陷入朝堂之争,他这样的孤臣会很难堪的。”

朝堂上拉帮结派的人自然不少。

李承乾不是没有见识过这种政见两端不相立的形势。

当初长孙无忌和朝堂老派也有过争执,好在父皇是向着朝堂新派,自父皇登基面对那些名儒老人,朝堂之争旷日持久,接连数年的争斗直到高士廉离开了朝堂结束。

而这种争斗的结果就是长孙无忌清除了所有在关键位置上的老臣。

这些也都是父皇允许的。

现在的张阳还年轻,也没到三公九卿之列。

将来他要面对的会是洪水滔天。

徐长吏讲道:“他年纪轻轻就选了一条如此艰难的路,也不知道以后可以走多远,等张公瑾和魏征离开朝堂,他便再没帮手。”

“兄长有帮手,那便是我们。”张大安讲道。

“你不过是一个东宫舍人,小小东宫属官如何争斗。”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自然要让天地清明焕然一新,大唐需要更有生命力的朝堂。”张大安面向李承乾,“不瞒太子殿下,臣已经准备好参加科举。”

李承乾拍着张大安的肩膀,“好,这才是大丈夫风范,该有这般魄力。”

徐长吏沉默不语,只能无奈一叹。

或许是自己才能不出众,没有张大安这种大智若愚,也没有张阳的锋芒毕露,徐孝德心情复杂。

李承乾问道:“不知道徐长吏将来有何安排。”

徐孝德低声讲着,“年轻人都不怕,下官怕什么。”

听到这话李承乾笑了,笑得很开朗。

说起这话,徐孝德很想扇自己一巴掌,怎么就鬼使神差地说出这种话,明明这不是自己想说的。

七月的最后几天,朝堂颁布了布告,给予大唐所有子民查举之权,纠查举查寺庙之行为,地方官府收到群众查举不能不过问,如有地方不查办,上可奔赴州府乃至长安城继续查办。

给予万民之权力,扬天下正气长存。

长安城数以万计的人都在称颂当今陛下。

皇帝还是那个受万民敬仰的皇帝。

朝堂还是那个干练又有能力的朝堂。

可以得到如此高声的响应,得到如此多的民心,李世民做梦都要笑醒了。

只是这件事和张阳没有任何关系。

从开始到最后,张阳的名字就没有出现了。

一切的回应和称颂都集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