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我,赵顼,携百官成团出道> 第0182章:司马光VS王安石,朝堂斗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182章:司马光VS王安石,朝堂斗法(3 / 3)

,朝廷今年虽然富裕了一些,但本着富民的国策,希望中书省和枢密院辞掉赏赐,以表体恤朝廷之心。韩相公、曾相公和富相公都没有意见。但是王翰林顿时坐不住了,他认为此乃是小钱,中书和枢密院不应该辞赏,不然就是证明几个相公做得不到位,乃是沽名钓誉,就如同唐朝的宰相常衮那般……” 唐朝宰相常衮的典故,赵顼是听过的。 曾经,唐代宗对常衮进行多次封赏,常衮都上书提出不要封赏,这得到了许多御史的讽刺。御史们认为,作为一国宰相,职责大,享受的福利也应该大。如果你认为封赏过分,说明你做得不到位,应该辞去宰相之位,而不是不要封赏。此说法,得到了许多官员的赞同。 赵顼听了半天也听明白了,大概意思就是,司马光认为中书省和枢密院辞去封赏乃是为朝廷分忧;而王安石则认为这涉及到朝廷的礼仪与威严,此等封赏绝对不能辞去。 赵顼看到韩琦、富弼和曾公亮三人的脸色,便能猜出王安石肯定说了类似“你们若觉得有愧封赏,就应该辞官而不是辞去封赏”的话语。 “朕大概听明白了!”赵顼看向王安石和司马光,道:“二位,继续辩吧,朕为你们评理!” 司马光率先走了出来,道:“官家,这两年来,虽说新法改革初有成效,但朝廷开销用度依然很大,比如百姓图书馆、百姓私塾,还有修建桥梁,巩固堤坝等,皆需要大量钱财,故而臣提出,让两府辞去恩赏,作为群臣表率,提倡诸事节俭。此举乃是为朝廷节流,真不知有何不妥!” 听到司马光在此处留下了话口,王安石迅速站出来说道:“官家,臣认为这并非是为国库节俭,这点小钱,只是中书为了图一个好名声,并非利国之举。臣不是要争取这点钱财,而是要借此说的是,当下的中书相公们一直认为变法的关键乃是节流,做事经常抠抠索索,臣以为这样是无法变法成功的,唯有开源,钱财不断流动才能生财。省下这笔小钱,不但丢失了我大宋的体面,还会误导各个州府让变法革新走上歪路!” “靠省钱,是省不出来国富民强的!”王安石又加重语气说道。 “一派胡言!王介甫,我看你就是想要成为圣人想疯了,不省钱,钱能朝着你的口袋里钻吗?” “怎么不能!今年的民兼商法就是最好的例子,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 “好了,都先别吵了!” 眼看二人又要吵起来,赵顼连忙喝止住,然后看向韩琦、富弼和曾公亮三人。 这三人低着脑袋,俨然不准备说话,因为他们是这笔奖赏的最大获益者。 要了这钱,支持司马光的官员会骂他们不知为朝廷分忧;不要这笔钱,支持王安石的会骂他们乃是沽名钓誉,想要赚个清名。 赵顼无奈地看向下面的王珪,问道:“王侍郎,你怎么看?” 王珪一愣,没想到官家突然点名。他想了想,道:“臣以为,司马相公所言乃是体恤朝廷,而王翰林一心要富国富民,坚持新法以开源为先,都有道理!都有道理!” 这番话完全是和稀泥,说了等于没说。 赵顼思索了一番,也不知道该如何评判,当即说道:“都先散了吧,明日朝会再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