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的做法在大同朝廷里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是起初是没有任何人敢把自己的子嗣过继给林江的,因为他们怕林江后悔。 这要是过一些年,林江突然娶妻生子了,那怎么办,成为林江继子的那家,岂不是要灭族? 对此林江很是无奈,只好继续编故事了,他告诉一干重臣,他儿时有奇遇,在山中得遇仙人,与仙人同住十余年,学得一身本事,之后仙人离开,他就出山,随即大闹中州,开战了十余年轰轰烈烈的生涯。 但不管多少年,林江寻仙问道的心思没有熄灭过,所以才不想成家,繁衍子嗣,因为不想在人间留下羁绊。 林江说得真真切切,又弥补了许多的细节,说了一些修仙时代的东西,总算是让一干大臣相信了,当然,真的信不信谁知道呢,反正没多久,皇宫里就出现了二十八个五六岁的小孩子。 林江之前跟他们说过,这些人现在还不算他们的继子,皇位只有一个,不需要那么多继子,现在这些人算是林江的弟子,等到他要离开大同国去寻仙的时候,会选出继子来。 林江对于这些孩子还是十分重视的,给他们请了最好的夫子教导他们,并且林江自己每天也会给他们上课,主要是为了开拓一下他们的眼界之类的。 ······· 夏历三千八百八十八年,林江正式在大同朝创立了科举制,不问身份,不问出身,以功名论成绩,以成绩来做官。 科举制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创立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比如科举制考什么,内容涵盖什么方面等等,都是有讲究的,要是多次科举都是考某个前人的思想主张,那么是不是要独尊某术了,不把这些东西理清楚,是非常容易出事的,这也是为什么林江拖了这么多年才公布科举制的事情。 林江对于科举制内容涵盖了许多,但总体还是儒,法两家的思想为主,大同国的未来,肯定也会是以文御武,不过不会是明清那种情况,把武将当作猪狗,大同朝的以文御武,对于文人的武艺和军事素质也是要很高的,简单点来说就是文武双全,是那种上马治军,下马安民的人才。 同年,大同朝各地开始组织县试,各州州域都有名额的,达到要求的可以称之为秀才,秀才可以免徭役,但是不能免税,林江早已立下规矩,不管是什么爵位,都不能免税。 次年举行乡试,得中者称之为举人,举人和秀才的基本待遇是一样的,但是举人更多的好处是可以授官了,从吏员开始,林江也给吏员开了口子,吏员是可以升官的,毕竟会逐步打破吏员的一些腐朽一面。M.biQUpai. 三年后,夏历三千八百九十一年,会式开始,整个会试有五十一州六千余名举人前来参与,林江只收六百名进士,有了进士头衔,他们授官时,就可以从县级官员开始做起了。 六百名进士再来一次殿试,评出状元,榜眼,探花,他们以后做官的起点会更高,基本上都是留在朝廷开始做起,没办法,他们是真正的精英,从头开始历练太浪费时间了。 科举制的意义不用多说,反正它的存在是保证了社会阶层有一定的流动性,也可以抑制世家贵族对于某些东西的垄断,是具有非常强的进步意义的,更何况林江设置的科举制可不是明清时代的那种。 同年,休养生息又快十年的大同朝再起战争,出兵百万,北伐妖人,同时又出十万水师,逆流而上,进入清江作战。 这十年周朝已经放弃了剿灭妖人,只是在灵云山和妖人小打小闹,真正和妖人血拼的是仙国残余的清江军团和长城军团。 此次出战,林江并不要求立即剿灭所有的妖人,而是要步步蚕食,并且这一战,林江没有出手,林江是想看看,没有他的情况下,这些武者是否能够打得过妖人。 为此林江几乎把手上所有的武圣都派出去,一共四十六个武圣,是林江培养多年所有的心血所在。 二十八个有可能成为继子的弟子,也随军出战,他们会成为中下级的军官,在战场上血拼,若是上战场的胆气都没有,那也没资格当皇帝。 王朝的惯性在这里,哪怕是供应百万人出征,大同国依旧是在不断的走向强盛,远远没到巅峰时期。 大同军百万战兵,再加上清江军团三十万,一共一百三十万战兵,兵分数路,各自有人统帅,随着时间过去,有人遭遇了失败,有人获得了大胜,但是整个战略,失败了,林江下令,让他们退守一些战略要点,差不多占了两三个府的地盘。 林江认真的看过了各路密使传回来的消息,大同军没有怯战,指挥上也没有什么失误,中规中矩吧,但是和妖人血拼,还是付出了太大的代价。 当初他们能横扫北地十八州,林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那些妖人武圣们,哪个不是力敌千军的存在,可在林江面前,一刀一个,和凡人没区别,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