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方面上,勇气,魏家水师和高家、宁家水师的对比是相差不大的,都是算悍不畏死的,冲杀起来,没有说谁还畏畏缩缩、东躲西藏,都是奔着以命搏命而来的。 考虑到双方人数差距过大,魏家水师的各层指挥都想要集中一点搞突破,突围逃亡为上。 可惜高家和宁家水师的布局明显就是有所防范,没有一处力量相对薄弱,路路交错,列深难止于目。 没有相对薄弱之处,那么魏家水师就没有弱点可寻了。 虽然说均衡防御是战阵一忌,可是对方的数量完全占优势,战阵纵深和左右互补的设计也很好,根本就没有破绽给魏家水师,对方是带着必战而胜的理念来的。 高家和宁家的水师没有展开任何其他队形,他们保持着现有的前进队形,一个长长的方阵就压了上去,犹如天军行阵,势不可挡。 魏家不知如何部署,究竟是分头突破还是集中一点,指挥们心中每个定数,面对显然的败局,他们虽有勇气而却没有实际的办法来为己方寻求有利态势。 有勇而却谋略,这就是他们和真正的将才之间的区别。 作为水战指挥官,他们是合格的、相当专业的,但是作为将领,他们缺乏出众的才干。 那么魏家水师只好将勇气鼓动,以硬碰硬,硬战难敌! 魏家水师的几位高层指挥调动自己船只在敌军进入交战范围前尽量进行最后的调整,他们让船队转化为一个近似菱形的队形,中心是魏家水师的旗舰,上面载着魏家主。 这个菱形的前前半边长而后半边短,为的是在冲锋的过程中前方的船队有足够的力量突破敌人的防线,并且有足够多的力量保证在突围之前不会被敌人破开前头攻击阵、威胁到其后的魏家主旗舰。 也算幸运,魏家水师的大部分冲撞战船都处在出港方向,直接就可以驱出组成菱形的突出部。而其余的冲撞船则向两边开去,成为菱形的两侧尖端部。 当魏家水师匆忙排兵布阵的时候,靠近他们的高家和宁家指挥也已经发现了魏家水师的意图了。 魏家水师之所以用菱形这样突出不均的阵型是因为他们想要把前部暴露在高、宁二家水师的集中箭力之下,从而减轻其他各船的前进阻力。 如果高、宁二家的水师不集中相当的弓弩对前突出部进行阻拦的话,那么这些撞击船就会比较轻易地冲击二家水师的阵线,届时他们突破之处就会成为二家水师的薄弱一处。 但是这样的部署,前突出部可想而见就要承担多么大的压力,尤其作为冲撞船,必须不断调整方向,否则无法冲击敌人。 这种时候船员、水兵们可不能躲进船舱里边躲避箭矢,必须冒着二家水师密集的箭雨坚持进行着自己的作业。 这是一个毫不掩饰的战术部署,魏家在这样的局面里只能够选择用这样的方式、以不记损失的代价去冲锋,以勇求生。 如果前突出部的那部分水兵不愿意为集体牺牲、不愿意为了战斗的最终胜利而承担风险,那么这个部署就是无效的。 现在,组成前突出部的冲撞船是整个魏家水师动作最快的船群,他们在其他任何部分没有到位之前就已经在大队之前列好了自己的阵势,直直地对着逼近的高、宁二家船队。 在这里,魏家水师的统领亲自坐镇,他将以最高指挥官之尊亲自率领这场最危险的冲锋。 本来大家都争着要去,而且表示无论谁去统领都不能去,但是魏家水师的统领力排众议,认为这一最重要的任务必须由自己这个整支水师最优秀的船长和最资深的水手来负责。 这话确实无可争议,但是大家还是不答应,还是魏家主看事态紧急,担心误了逃命大业,催促了一句:“统领要去你们就不要和他争了,不要贻误战机。” 这下统领才顺利地在魏家主高明的支持之下来到了前突出部指挥破阵冲锋。 当双方都接近到可以彼此看见旗帜的时候,魏家水师发起突围的冲锋了,在岸上看着全过程的高剑屏此刻心中对于魏家水师生出了更加强烈的渴望。 这支力量不应该就葬送在这里,如果可以交到自己的手上,以后图谋大业,未必不是一支英雄之师。 今天如果只有高家水师在这里和魏家水师对真的话,哪怕是港外打港内,高剑屏也不认为有必胜的把握…现在在看到了魏家水师的这样的精神之后,他同样对必胜的信念产生了动摇。 此时高父也来到了港口;他因为急于到场,没有承轿坐车,而是直接策马而来,来到岸边在高剑屏的身后勒马而伫。 “父亲。”高剑屏转身见礼道。 高父看着远处两边的阵势,面上有些凝重,问道:“战必能胜吗?” 高剑屏顿了顿,如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