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章 做灯笼(1 / 2)

“在呢,我领你去。”

赵宁双今天上门就是表明和他们来往的态度,庄氏很高兴,领着她进屋。

“娘,宁双来看您了!”

小李氏坐在炕头上,她旁边还有两个妇人,年龄比庄氏小点儿,赵木这一支有三个儿子一个闺女,她们两个应该也是小李氏的儿媳妇。

“我给你介绍一下。”庄氏指着一个妇人介绍道,“这是你二婶钱氏,那是你三婶黄氏。”

“二婶三婶好。”赵宁双一个一个打过招呼,“二奶奶好。”

“这孩子真机灵。”钱氏赞了一声起身让道,“来炕上坐。

小李氏吩咐道:“老大媳妇,等会儿多摆一副碗筷,让宁双在咱家里吃。”

听见家里有客人,三个姑娘从偏房里出来,其中一个大点儿,有十三四岁,另两个只有七八岁,见庄氏从上屋出来,最大的姑娘开口问道:“大娘,谁来了?”

庄氏笑道:“是那边大房的儿媳宁双,宁双跟你年龄差不多,你进去陪着说说话。”

赵静是三房的长女,黄氏嫁过来之后生了两个女儿,没有儿子,看了好几个大夫也没怀上,以后便干脆好好培养两个女儿。

赵静跟着江氏学着打络子编竹编画,学的有模有样,赵宁双来之前,她正带着两个妹妹在房间里练习呢。

听说赵宁双来了,她眼睛一亮。

“我去看看。”

她编的两幅竹编画还赚了五十文钱呢。

赵宁双眼看着又进来三个姑娘。

黄氏介绍道:“这俩是我生的,大的叫赵静,小的叫赵月,那个是大嫂家的赵夕,咱们家就这么几个姑娘,二嫂家的大姑娘前年嫁人了,你还有个小姑,也嫁人好些年了。”

赵宁双看着三个姑娘,不管大小身上穿的衣裳都很干净,脸上的皮肤虽然黑了点儿却不干瘦,很有精神。

“家里还有几个小子,大的出去做活了,小的不知道去哪儿疯着玩儿了,等会儿吃饭的时候就见到了。”

赵宁双取下篮子起身说道:“二奶奶,二婶三婶,我在家里做好饭了,蒸了一锅馒头来给你们送几个,我回家吃。”

“丫头,才刚来就走,你是看不上你二奶奶家的饭啊……”

今天一见,赵宁双跟以前不一样了,整个人看起来鲜活不少,她对老宅一点都不客气,在她们面前却十分懂礼数,是个知道好歹的。

“我怎么敢嫌弃二奶奶您呢,这不是家里还等着我回去吃饭……咱们住的又不远,以后时常走动,有的是机会来打搅您。”

“今天就不打扰了,再耽误会儿,家里的饭就凉了。”

小李氏是真的想留她吃饭,钱氏跟黄氏也帮着一起劝,庄氏从厨房出来,接了她的篮子,趁着她跟大家拉扯的功夫,往她的篮子里塞了一兜红枣,一包小米,还有半篮子核桃。

从二奶奶家里出来,赵宁双的篮子反倒比刚来时还满了。

这真是……生怕她吃亏,使劲儿往里面塞。

这才是亲人该有的样子,你来我往,而不是像老宅那样只能进不能出。

回到家里,把锅里的粥盛出来端到屋子里,孙氏见她回来了,抱着小团子准备出去。

“娘,咱们都是一家人,一起吃饭就行了,哪儿来的那么多规矩!”

女人不上桌的规矩早就该取消了,明明在家中干活最多,受苦最多,却连上桌吃饭的资格都没有。

“以后老宅那一套不准在咱家实行!”

孙氏搓着衣角,赵宁双把视线落在李玄宸身上,他嗯了一声,附和道:“是该这么做。”

他能说什么,这本来就是人家的家事……

赵宁双给了他一个算你识相的眼神,喜得他差点把吃到嘴里的饭喷出来。

行吧,在人家的地盘上,当然得按照人家的规矩来了。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一顿饭,赵宁双暂时没啥事儿,每天抽出来一个时辰编钱方宁预定的塔楼,剩下的时间干点别的事情,把昨天买的东西整理了一下,进入腊月就快该过年了,过了年就是元宵节,或许可以做一点灯笼卖。

昨天她在县里买了许多做灯笼的纸。

过了年是兔年,可以做点兔子灯,只不过要想大卖的话,就不能做传统的兔子灯,可以做点发财兔,平安兔,奶兔这些主题。

逢年过节,大家都想图好彩头。

赵宁双捧着颜料和纸张凑到李玄宸跟前。

“能帮我画几幅画吗?”

她笑得谄媚,不是她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