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小型报告现场
【是故,存在无穷多对的孪生素数!】
写下最后一行字,李杰放下了手中的手笔。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证明过程。”
此刻。
会议室内鸦雀无声。
那七个大白板上,密密麻麻全是各种数学符号,每一行的公式都足够简洁。
部分地方,甚至存在极大的跳跃性。
一些‘比较’简单的换算,干脆省略不写。
如果不是特别了解素数领域的数学家,漏听了一段,很可能就看不懂后面的证明过程。
那些研究生们,很有发言权。
听到三分之一,剩下的他们就听不懂。
那些玩意,跟天书一样。
数字认识,符号认识,公式认识,但所有的东西结合到一起。
不认识了!
这,就是强者的世界吗?
小林悄咪咪的瞄了一眼‘张学长’的头顶,那旺盛茂密的头发,有点不太符合‘强者’特征。
半晌,数院的杨教授拧眉道。
“张老师,你是怎么想到用有限域来解决孪生素数猜想的?”
当然是科技的突破。
众所周知,数字从0开始,可以一直衍生到无穷大,这是事实,但它也是一个有限域。
不论数字如何膨胀,它都遵循着某一条规律。
就像直线。
它可以向两头无限延伸,但不论这条直线有多长,哪怕是几亿光年,它仍然是直线。
数字、素数,也一样。
什么是素数?
又称质数,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自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叫做素数。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钟表上的12个指针,就是自常见的有限域。
1、2、3……12,然后循环到1。
素数对,同样是一个有限域,虽然它有无限多个,但它依旧是一个有限域。
其实,李杰的证明是讨了巧的。
他是从结果进行反推,有了结果,再反向证明,难度大大减小。
而且,它的证明过程,非常完美。
无懈可击!
至少在场的数学家们,没有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每一步都言之有数,每一步都有着严格的推算。
“其实,有限域的灵感来自一道奥数题目……”
接着,在场几位全程听明白的教授,先后对证明过程发表了质询。
这种质询,就像是毕业答辩现场。
类似的报告会上,也会有差不多的流程。
面对质疑,那是必须的。
只有说服所有人,才能通过!
如果连现场的人都无法说服,那又如何证明其中的严谨性?
数学是美的,是严谨的。
即便是99.9999后面有无限个九,它也不是1。
双方有着本质的区别。
约莫半个小时后,研究数论领域的教授们,都对这个证明结果没有意义。
“张老师,这篇论文,你准备发哪里?”
末了,数院的钱院长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还是《数学年刊》吧。”
既然之前的论文发在了上面,那么后续自然也发在那上面。
合情合理。
不过。
这一次的审稿速度,或许没有那么快了。
毕竟,论文的意义不一样。
这一次是彻底证明孪生素数猜想,而且他还引入了抽象代数中的有限域。
现代数学跟几个世纪前完全不一样,细分领域越来越多,很难再出现像以前那样的全才。
毕竟,容易摘的桃子都被前人摘完了。
现在树上留下的果子,都长在那种又高,又细的枝丫上。
摘果子的难度,大大增加。
所以。
别说是全才,即便是同时精通好几个细分领域的数学家,也没有那么多。
编辑在邀请同行评审时,恐怕要费一番脑子。
这还算好的。
如果李杰拍出【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过程,单个杂志社恐怕没法进行同行评审。
它至少需要召开一次国际级的数学家大会。
只有那样的会议,才有聚齐足够多的数学家,才能有足够的人验证论文过程。
一个小时的报告会?
时间倒是够。
但答疑的话,一天都不够!
没有个几天时间,不,几天时间也无法说服所有人。
毕竟,那可是数学皇冠上最闪耀的明珠之一。
哪怕李杰能够说服数学家大会上的那些人,会后也会有一堆人想要找出其中的问题。
论证过程,持续几年,都很正常。
少顷。
在钱院长的组织下,一群数院的教授们,一块去了学校食堂。
这场小型报告会一开就是几个小时,正好到了饭点,择日不如撞日,借着机会,数院的教授们,一块给李杰办了一场接风宴。
那些研究生们,又一次充当了‘苦力’。
端茶倒水,只是基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