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魏瑶想要推行改革,她认为如此下去,魏国的下场肯定会和之前一样,慢慢被燕国掏空家底,直到支撑不下去。 朝堂上,魏瑶说道:“近年来我魏国与燕国贸易,钱粮从我魏国不断流出。反观我国,却未从燕国赚取到金钱。如此以往,国库空虚,国力衰败。” “本王想要推行新法,革除弊端,谁有可行之策?” 朝堂上,魏国臣子们都低着头,没人出来说话。 他们一是对这种商业政策不了解,那圣贤书里也从来没讲过这点;二则这些臣子都是土地拥有者。 如果进行改革,他们自己的利益便会受损,他们自然也不愿意出力。 良久,公孙炎出列,说道:“王上,臣以为效彷燕国,由官府出面,对商贸和集市进行管理。” 公孙炎虽然有心出力,但他也不是很精通这方面,只能提出一些意见。 “那就如此罢。”魏瑶说道。 【魏国开始进行商贸改革,改革数年,小有成效,但因为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差距,魏国的财富还是不断向燕国流失。】 随着财富流失,魏国境内的土地兼并问题更加严重,越来越的百姓失去土地成为流民。 这些流民有的落草为寇,有的逃荒,更有甚者直接举起反旗,在国内作乱。 张北辰此时开始向魏国境内那些“反贼”们输送钱粮和装备,让他们继续作乱。 【又三年过去,魏国更加混乱,魏王重用公孙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引发魏国贵族不满,上面的政策到了地方便无法执行。】 “是时候了!”张北辰见一切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便向燕王请命,征伐魏国。 【燕王任命你为大将,领兵五十万,出征魏国。】 【魏王任命庞名为大将,调兵四十万以应战。】 …… 魏国,庞名披甲进入校场,检阅士兵。 他突破圣境后,延寿百余年,现在依旧处于壮年。此前在楚国之战内,他处处被张北辰压制,回去之后,竟然开始学会修身养性,现在看起来沉稳了不少。 可一到校场,庞名十几年的修身养性立刻就被破功了! 校场上,那些士兵一个个无精打采,其中还有不少老弱病残,面黄肌瘦的人。 就连他引以为傲的魏武卒,里面也有许多滥竽充数之辈,庞名一眼就知道,这些人根本没经过训练,全都是临时拉壮丁拉来的。 他怒问副官:“这是怎么回事?不过十年,我魏军怎么变成如此模样?这样的军队能有什么战斗力?” 副官无奈道:“眼下这些人都是从全国各地抽调的,能集齐这么多已经不错了。” “混账!”庞名看着这毫无士气的军队,心里一阵怒火。 他深入了解,这才发现魏军的情况比自己预想的更糟糕。这些年,一直有人在腐蚀魏军,他以前的一些老部下,都吃的大腹便便,满嘴流油,疏于训练。 贪腐的情况层不出穷,军饷被克扣、军粮被贪墨,就连作战的武器都被盗去卖掉。 庞名深知,这样的军队要是对上张北辰,只有败亡一途。 于是他开始整顿军纪,大开杀戒。杀了上百名军中大小军官,并且将数量高达二十万的老弱病残原地解散。 这些人不仅不能增加战斗力,他们还会拖后腿,消耗粮草。与其如此,不如只留下能战之士,据城而守,还有机会挡得住燕军。 …… 【你带兵与庞名作战,庞名经验丰富,依靠城池,挡住了燕军的进攻。】 张北辰不得不感慨,这魏国确实国力昌盛,国内还有不少人才。想要快速将其灭掉,难度太高。 不过他此时并不急,庞名的确能挡住外部的进攻,但他挡得住内部吗? 【依靠燕国的强大国力,你与庞名展开持久的战争。庞名采取只守不攻的策略,作战半年,只丢失了数座城池。】 …… 魏国,朝堂上已经有不少臣子开始攻讦庞名。 “王上,庞名懦弱无能,半年时间,没有一次主动进攻。臣以为他不适合担当大将。” “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这道理还需要本王教你吗?”魏瑶呵斥道。 “王上可下旨督促庞名将军出战。” “庞名将军太过谨慎了些。” 这些臣子站着说话不腰疼,反正庞名又不在这里,一个个七嘴八舌的抨击他。 这是因为庞名直接整顿军纪时,杀了不少他们的人,还夺走了他们的利益,引起他们不满。 再者,也可以趁机想军中安插自己的人。 一开始,面对这些对庞名的攻击,魏瑶全部压下,任由庞名自己发挥。 但时间一点点过去,情况发生变化了。 “王上,臣举报庞名的儿子贪赃枉法,他贪墨了军饷!”有臣子拿出证据来举报庞名。 魏瑶当然知道,庞名不是什么清廉之人,他和公子咎一样贪图享受。公子咎早在模拟之初就被她赶出了朝堂。 但庞名有才,她就暂时容忍了庞名的这些毛病。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可正因为如此,让庞名和他的家族越发骄纵,庞名自己在前方整顿军纪,却不想自己的儿子居然开始贪墨军饷。 魏瑶开始为难起来,现在庞名在前线打仗,自己要是处置他的儿子,难免他会心有不满,甚至叛逃。 要是不处置,那对魏国的法纪和自己的威严将造成极大的打击。 魏瑶只好说道:“此时本王亲自派人调查,等到证据确凿,再做判断。” 她其实就是在拖,同时,魏瑶还命人给庞名送去书信。告诉他专心作战,他孩子的事情,还没有决断。 庞名看到书信,心中既有感动,又有猜疑。 亲信问道:“将军,大王这明显是想为您保住公子,您为何闷闷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