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2章(1 / 3)

广阳战事彻底落下帷幕。 而消息传开之后,再一次的震惊了世人。 因为幽州城是大汉十三州中,唯一一座被黄巾军所攻陷的州城。 虽说黄巾军席卷整个大汉,可是,黄巾军所占领的,最多也就是一些郡县级别的城市。 一般而言,州城乃是整个州防御力量最强大的地方。 一旦沦陷的话,那基本上整个州都完了。 虽说幽州比较特殊一点,地方势力割据十分严重,下面的太守县令都不听幽州刺史的命令。 可是,幽州城沦陷之后,对于整个幽州的局势影响非常之巨大。 继上谷郡之后,广阳郡彻底沦陷,那整个幽州直接从中间位置,一分为二。 谁都能够想到,秦渊的下一步计划,肯定是要吞并掉幽州西部的代郡与涿郡。 这两个郡及及可危。 同时,也是对朝廷阵营一方巨大的打击。 这再一次让世人见识到了秦渊的强悍实力。 在冀州战场上力压群雄,打得朝廷阵营信心暴跌,更是以强硬的手段控制了黄巾军的兵权,将所有的军队力量都凝聚成一捆绳。 特别是秦渊诸多整顿军队的命令实施,再加上提供了大量的装备粮草等物资,再一次让黄巾军队战斗力大涨。 如今的黄巾军,虽然规模变化没有多大。 但是,战斗力却是成倍上升。 不论是底下的黄巾渠帅将领,或者是玩家势力们,都十分的配合秦渊的命令。 一则是迫于秦渊的地位与实力,如若不配合的话,必然会被秦渊清算出去。 二是秦渊并非是一昧的收拢兵权,而且还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缓解了粮草危机。 第三则是军队进行整顿与训练之后,战斗力越来越强,这对于所有人都是有利的,他们自然也不会反对。 如今,秦渊的命令实施之下,只是让各方势力进行配合。 但是也没有强行夺取他们手中的兵权。 既然无法反抗,那就只能默默接受。 而秦渊大军攻破幽州城之后,再次让黄巾军看到了秦渊的底蕴与实力。 毕竟所有人都以为,秦渊亲自支援广宗城,带来一百万的军队,应该是他麾下所有的精锐了。 谁也没想到,在幽州境内,竟然还隐藏着这么多强大的军队。 特别是强攻幽州城的那一幕视频,在现实官网中广为流传,让所有人再次对秦渊的实力感到震撼。 如今两大阵营的对阵,之所以战争一直僵持着,无法将对方彻底击败。 除了双方规模都十分庞大之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那就是城池防御。 一座郡城或州城,动辄就是百米高墙,寻常的攻城器械对这种坚固的城墙根本没有一点威胁,作用几乎为零。 更何况,每座城池都有护城法阵。 一旦护城法阵一展开,不论是召集大批量军队,还是先天高手,都难以将之攻破。 想要拿下一座城池的代价,非常之大。 没有护城法阵的城池,可十倍于敌而攻之。 也就是说,进攻方的兵力需要是守军一方的十倍,才能够将之拿下。 而有护城法阵的话,至少要二十倍。 就算是强行攻破,那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一座两座城池,或许可以这么做。 可是,一旦要面对诸多城池之时,谁也承受不起这么大的代价。 但在双方阵营看来,都难以攻破的城池与护城法阵。 在秦渊的军队面前,就形同虚设一般。 之前的上谷郡城如此,人们或许以为只是秦渊集全军之力,并且有李存孝这样的绝世勐将相助,才能够将之强行攻破。 可是谁都知道,如今的李存孝就在广宗城里。 而且在幽州城被攻破的时候,李存孝亲自在校场上训练士兵露过面。 所以,他并没有前往幽州。 这也就是说,指挥幽州战事的统帅另有其人。 而随着许多势力的深入调查,终于锁定了一个重要人物。 韩信! 韩信与高升等黄巾渠帅见面之时,并没有隐瞒自己的身份。 所以身份暴露,倒一点也不奇怪。 不仅仅是玩家势力,连许多世家门阀都开始注意到秦渊这一股崛起特别异常的势力。 觉得秦渊手下肯定还有诸如李存孝白起这样的名将。 否则的话,哪怕拥有百万精锐,也无法那么轻易的攻破幽州城。 特别是打破幽州城护城法阵的那三大神兽军魂的变化,明显是比之前更加庞大凶勐。 这背后若说没人出手,仅凭军队士兵的力量,根本不可能。 而深挖之下,发现这名统帅的真实身份并不难。 只是让谁也没想到的是,此人竟然是韩信。 韩信,这可是大汉的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 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神帅”,生平参与战事无数,立下赫赫战功! 如今的朝廷虽是东汉,可依旧是大汉的天下。 韩信怎么说,都曾是大汉的臣子,竟然会选择帮助秦渊。 但提起韩信,除了他的军事能力之外,不得不提到他的死因。 那是被吕后诬蔑造反而被诛杀。 从这一点看来,韩信虽是曾经的‘汉臣’,但内心绝对是恨汉朝的。 消息一传出。 这可比白起与李存孝现世,还要震惊世人。 更是让天下人感觉惊惧。 连韩信都投入秦渊麾下,主张反汉了嘛。 若是之前,不论秦渊本人或者是白起,与汉敌对,理所当然,因为他们本来就是站在敌对立场上。 可韩信可不一样了。 那可是大汉原本的臣子,而且还是功臣。 连他都带头反汉,这对于那些忠心于汉朝的官员人才们来说,简直就如同信仰崩塌一般。 许多士族阶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