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英国新任战争部长,潘穆尔勋爵是比较支持帕默斯顿的计划,准备在克里米亚搞一票大的。之前就是他给拉格伦发了攻占辛菲罗波尔的备忘录。 只不过拉格伦却拒绝执行,这一次转而进攻刻赤依然得到了他的积极支持,2月底,潘穆尔勋爵命令拉格伦组织一次海陆作战以破坏刻赤的防御。 这一次拉格伦倒是没有反对了,因为皇家海军对这个计划相当有兴趣。 毕竟自打开战以来皇家海军一直毫无作为,而此时英军对战事的贡献又引起了法军的强烈质疑,所以英军必须做点什么让法国佬看看。 于是乎拉格伦就点头同意了攻击刻赤的计划,而另一边康罗贝尔对这个计划其实是有疑虑的,只不过抵不住英国人的软磨硬泡,最终才同意由布吕阿上将率领法国海军中队和八千五百名士兵加入远征舰队。 负责指挥这支远征舰队的是英军轻步兵师师长布朗中将,按照计划他们的舰队首先向西北的敖德萨方向运动以掩盖真实目的,然后在海上掉头驶向刻赤。 只不过搞笑的是就在舰队即将抵达刻赤准备大展拳脚大干一场的时候,一条快船赶上了舰队,送来了康罗贝尔的命令让法国舰队折返。 原来就在舰队开展行动后不久,拿破仑三世通过新架设的海底电缆向康罗贝尔发出命令,让他将君士坦丁堡的法军预备队全部调往克里米亚。 而法军执行这一任务自然需要布吕阿上将的海军舰队,康罗贝尔本来就对攻击刻赤有疑问,这不正好是瞌睡来了送枕头,于是乎他立刻让法军舰队从刻赤撤退。 法国人突然退出了,英国人自然也玩不下去,毕竟他们的兵力少,没了那八千五百法军就靠他们那三千人根本奈何不了刻赤。于是乎英国人也只能撤退。 于是乎这场大张旗鼓的登陆行动就半路夭折了,给英国人气得几乎要跳脚。 这一事件让原本就关系不佳的英法两军关系变得更加糟糕,也是后来康罗贝尔选择辞职的一方面原因。用他的话说,他感觉自己的权威遭受了质疑,他让英军失望了,因此再也无力迫使拉格伦执行攻占辛菲罗波尔的计划。 康罗贝尔辞职之后的的法军新任总指挥是佩利西耶将军,这厮矮小粗壮行为举止极为粗鲁好爽,不过远比康罗贝尔有决断力,是个说干就干的人。 而康罗贝尔这个人性格上有点犹豫不决,搞得英国人都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罗贝不能”(robert''''t)。 只不过这是后话,暂时康罗贝尔还是法军总指挥,他和拉格伦一起都是那种犹犹豫豫反复无常的性格,这也就决定了短期内联军什么都做不成。 这就给了纳希莫夫时间,他亲自监督在刻赤加班加点地整顿军队已经修筑工事。经过近一个半月的努力,刻赤的防御面貌已经完全变了个模样。再也没有宿醉不管事的军官,也没有吃不饱肚子的士兵。刻赤守军的士气为之一振。 也就在这时候康罗贝尔选择辞职,佩利西耶正式走马上任。这位新任总指挥观点跟拉格伦差不多,认为联军的重点是塞瓦斯托波尔,只要拿下塞瓦斯托波尔就能赢得这场战争。 只不过这厮认为想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修复英法两军之间的间隙因此他立刻二话不说就同意了攻击刻赤的计划。 四月底,在布朗的指挥下,六十条联军军舰满载着七千名法军五千名土耳其士兵和三千名英军出发了。这一次他们没有继续搞什么佯动,二话不说就直奔刻赤而去。 只不过这一次头铁的英法联军将要遭到迎头痛击,他们自己的磨磨蹭蹭丧失了攻占刻赤的最好时机,现在等待着他们的将是一场空前惨烈的大战。 联军舰队很快就抵达了刻赤,英法战列舰一字排开开始向刻赤倾泻弹雨,短短一个钟头内,联军就发射了超过一万发炮弹,那声势真心是有点吓人。 只不过指挥战斗的是纳希莫夫,早就见识过联军炮火威力的他特意改进了刻赤的防御设施,战壕都用原木加固,而且再也不修成笔直的一条直线,曲曲折折的战壕极大的限制了联军榴弹的杀伤力,看着声势浩大的炮击其实连刻赤守军的毛也没伤着。 并且纳希莫夫特别命令自己的炮兵不准开火还击,故意造成一种刻赤防备松懈不堪一击的假象,引诱联军尽早登陆。 布朗中将果然上当,炮击准备结束之后,他大手一挥就命令开始登陆,于是乎几十艘舰队开始靠近刻赤海岸,不断地将联军士兵送上海岸。 正在这时,隐蔽已久的俄军炮台突然开火,一股脑地将所有的弹雨都倾泻在了刚刚登陆以及正在准备登陆的联军头上。 一瞬间联军被揍得人仰船翻,被困在滩头毫无遮蔽的士兵大片地被葡萄弹撂倒,而抵近运输登陆部队的小船更是遭受了